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莫非王臣 > 第53章 卷1-50章 卫伯和 ? 贰(上)

第53章 卷1-50章 卫伯和 ? 贰(上)(1 / 2)

赵札使出家传本事,在崎岖颠簸路上驾车如飞、如履平地,很快就到了彘林西侧。

方兴认得这里就是自己当初突围出彘林的地方,于是众人下车,改骑马入林。

方兴掏出了贴身携带的司南,顺着东边的方向,带着大家一路搜寻进去。一路上,树木大多被赤狄人砍伐用作兵器或焚烧取暖了,来时的路也都面目全非。

杨不疑问方兴道:“方老弟,那日你从彘林中突围,顺正西方向走出了多长时间?”

“约摸一个时辰。”

“我们今日骑马也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想必溶洞应该离此不远了。”

“应该差不远了,只是这里已变成了另一番景象。”方兴竭尽全力地回忆细节,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老胡公的藏身处。

突然,杨不疑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驱马向前,众人赶忙跟上。

只见杨不疑走到一处被烧成焦炭的土堆旁,翻身下马,附身抓起一把灰烬,放到鼻中闻了闻,转身对召公虎道:“启禀太保大人,这个是个谷堆!”

召公虎也抓起一把灰烬,在鼻中闻了闻,道:“是粟米,此乃河东诸国再常见不过的作物,不知有和蹊跷?”

杨不疑顺着谷灰继续往下扒了一层,又抓起一抔尚未焦透的粟米,道:“这是陈年的粟米,还受了潮。”

赵札点头道:“这几日大雨倾盆,粟米受潮最正常不过,这预示了什么线索吗?”

杨不疑道:“赤狄人是不吃粟米的!赤狄人多居于太岳山以东和以北的盆地之内,彼地多种菽、豆这些生产容易的粗粮,而粟米则只在我华夏诸国中方有种植。”

“很可能这些粟米是赤狄人从赵家村等附近村邑抢来,充作干粮,也未可知。”召公虎还是没听懂杨不疑的逻辑。

杨不疑微微一笑,转头问方兴道:“方老弟,敢问赵家村还有诸如此类的成年粟米么?”

方兴摇了摇头,道:“赵家村民以牧马为生,大部分五谷都是从赵邑用马匹交换而来,且几乎都是新米,很少成米。”

赵札也道:“即便是我们赵邑,所产之米也大多为新米,这几年庄稼收成不好,新米都供不应求,很少看到粟米的成米。”

召公虎若有所思,道:“既如此,那这谷物从何而来?”

杨不疑道:“如果要存放陈米,非得干燥的地窖不可。”

方兴一拍大腿:“是了,我想起来了,在老胡公的山洞中,就有大片的粟米陈米,作为储粮。”

召公虎面色凝重:“这么说,这些粟米是从……”

召公虎没把话说全,但是众人也都开始有一种不太妙的预感。顺着这个线索,沿途又找到了几个类似的谷堆。

召公虎疑问道:“那为什么狄人要烧掉这些谷堆?”

杨不疑又陆续挖开这几个谷堆,若有所思道:“这些谷堆挖开后,里面尚温,想必没烧掉多久。赤狄人逃难心切,粮食肯定带不走了,于是就会烧掉。”

赵札摇头表示不解,道:“如果说赤狄人在地窖里发现存粮,留在地窖里取用岂不更好,为何还要费尽周章搬出来呢?既然搬出来,为何又不搬到大本营里去?这里没有任何安营扎寨的痕迹,也完全不适合作为营地。”

杨不疑望了下四周的地形,道:“那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地窖中必有积水!粮食因此而受潮,赤狄人才会派人把粮食搬到这个干燥之地。”

最新小说: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