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出鞘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长夜何绵绵

第一百七十二章 长夜何绵绵(1 / 2)

沿郑国驿道南行七十里路,李子衿和小师妹红韶赶在天黑前拣选了处落脚点。

是一座破败道观。

扶摇九州,各州各国信仰不同。

有些地方信佛,故而寺庙之中香火鼎盛,有些地方信道,所以道观遍地可见。

郑国不巧,因先帝信道,在各大城池皆修建道观,还曾向一位道号纯阳子的道人请教道法,大肆收集道教典籍,痴迷于道之一字。

然而郑国新帝登基以后,废道兴佛。

推崇佛教,反而对先帝关于“道”的理念嗤之以鼻。

关于此事,还以京城内几座道观作为杀鸡儆猴的那个“鸡”。大肆抓捕、打压了一番京畿之地的道士。

久而久之,郑国的道观便逐渐荒废下来,虽不至于年久失修,却也落得个人去楼空,如今便只剩下苍凉落寞之景。

两三年前,这里还是人来人往的香火鼎盛之地,换了统治者,也换走了郑国的信仰,让人唏嘘。

两人在破败道观前下马,李子衿将装满干粮的包袱系在腰间,而装有神仙钱的包袱交给小师妹保管。他取下翠渠剑,手握剑柄,嘱咐红韶待在原地,他先进去看看。

眼前这座破败道观匾额遍布灰尘,上书“金牛观”三字,门口的积雪无人清扫,厚度可以没膝,屋檐下没能被积雪覆盖的角落长满了青苔。

道观大门虚掩,少年以翠渠剑鞘轻轻推开半边木门,木门发出吱呀吱呀的刺耳声响,在天黑之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有些渗人。

恰好一阵风吹过,马背上的少女打了个哆嗦,感到背心发凉。

其实身上两件法袍,她是绝不可能感觉到冰冷的,只是月黑风高,胆小害怕罢了。

红韶缩着脖子,左顾右盼一番,小声说道:“师······师兄,要不我陪你进去吧。”

前头那个一只脚已经迈入破败道观门口的青衫少年,头也不回地说道:“好好待着。”

李子衿走进破败道观,四下打量了一番,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间金牛观其实不大,院中一口枯井,枯井后头一方大殿,一方偏殿,一间石屋而已。

他挨个查探了一番,没有任何异常。

李子衿走出破败道观,对少女说道:“红韶,根据柴老爷给我的郑国地图来看,距离这里最近的‘洪州城’也还有十几里路,天已经黑了,不便赶路。咱们今日就在这里过夜吧,明天早些时候,再去城里吃点东西,喂喂马。”

白衣少女连连点头,早就等着师兄喊她进去了,一个人守在外头,虽说还有两匹汗血宝马陪着自己,可也半点不顶用啊。

她老会想,会不会背后那颗槐树地下,就有一双眼睛躲在树后,悄悄地看着自己。

少女胆子忒小。

李子衿牵着自己那匹累了一天的大宛马,将它牵进道观正殿之中,把绳子拴在正殿内一方圆柱下,又走到小师妹马前,帮她拴好马。然后捡来几块破旧的蒲团,拍去灰尘,将它们拼凑在一堆。

最后,少年搬来几根柴火,聚拢在破败道观正殿中央。

李子衿说道:“你坐会儿,我去找找有没有什么可以生火的东西。”

这时,白衣少女脚下的包袱中,蹿出一磕脑袋。

纸人无事自告奋勇道:“我来!”

只见小家伙一个蹦跳,又往地上一个翻滚,来到李子衿脚下,眼看那堆柴火,他手舞足蹈,念念有词道:“天灵灵,地灵灵,火德真君快显灵,一极二化三真火,火力朱此物多生······神兵火急如律令!”

看着无事那张牙舞爪叽里呱啦的滑稽模样,李子衿哑然失笑,“你都在瞎念叨些什么呢,我连一个字都没听清。红韶,你听清了没?”

少女也是摇了摇头,她忽然关切道:“无事,你该不是在包袱里闷了一天,把脑子闷坏了吧······”

纸人无事懊恼不已,自言自语道:“不应该呀,柴老爷明明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出门在外,学一门火法傍身,有备无患的。难道他会骗我?骗我一个苍白纸人?”

李子衿好奇问道:“柴老爷什么时候偷偷教了你火法,我怎么不知道?”

红韶也好奇望向无事。

小家伙双手叉腰,一本正经道:“就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啊,我给柴老爷倒了杯酒,他喝高兴了,就顺手教了我这么一句口诀,当时他还在桌子底下偷偷给我演示了一番,我亲眼看见他指尖有火苗的!一定是我哪里没念对,再来一次······”

说完,无事便又面朝那堆柴火,念念有词起来。

李子衿翻了个白眼,不以为然道:“我当是什么,原来是醉话,人家醉昏了头跟你说的话,你也信?算了,我还是去找找能生火的东西吧。”

他扭头就走,往正殿里面翻翻找找。

“这蜘蛛网也太多了些。”李子衿被道观正殿中的蛛网搞得不胜其烦,直接拔出翠渠剑,一通砍瓜切菜,把正殿里里外外的蛛网悉数斩断,这才心满意足地收剑入鞘。

就在少年打算离开正殿,去偏殿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可以生活的东西时,正殿内的少女叫住了李子衿。

“师兄,燃了······”红韶惊讶地望着大殿中央的那缕火光。

李子衿随口问道,“什么燃了?”

他转过头来,后知后觉地瞥见那团篝火。

竟然真的燃了?!

少年三步做一步,走到篝火前,目瞪口呆地看着越烧越旺的火焰,他一把提起纸人无事,把它放在自己的掌心,说道:“无事,你可以啊?!怎么做到的?”

小家伙双臂环胸,下巴都快扬到天上去了,哼唧道:“傻眼了吧?还不信我。”

李子衿笑眯起眼,“快说,怎么弄的,我也想学学。”

在两人四目相对之时,又多出一颗脑袋,红韶凑近他们,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对无事说道:“无事无事,也教教我呗?”

李子衿想学这个火法,实在是因为出门在外,行走江湖,有这样一门火法傍身,实在太过方便,毕竟少年如今虽然既是炼气士又是武夫,却是那不擅术法神通的剑修。

剑气作剑芒、山水共情、共情斩光阴、那门无名的玄妙身法,这些虽然也算剑修的“神通”,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少年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学会任何一门“术法”。

毕竟哪怕是身为剑修,杀力极大,可是在金丹境之前,也依旧是需要懂得一些术法来辅助自己战斗。

而少女红韶也来凑这个热闹,就纯属是觉得好玩有趣,单纯对术法一事充满好奇心罢了。

纸人无事摊开手掌,指尖凝聚有一丝火苗,他骄傲地说道:“喏,就是这个,我说之前怎么不灵呢,原来是我一直没开辟识海,尝试着念了几次真火咒都不行。最后一次念咒之时,我感受到体内好像有一扇门忽然‘打开’,然后就是一股暖流涌入其中。再之后······我就发现我可以催动灵力了。”

“这么说,你已经是炼气士了?”李子衿又上下打量了无事一番,倒也没发现小家伙哪里不一样啊。

“应该算是吧······”无事吹熄指尖那一思火苗,有些悻悻然。

虽然此前在飞雪客栈,柴老爷说过,真火咒所催生的火法不会伤害到施术之人,可到底它是个纸人,指尖凝聚一丝火苗,总觉得有些玩火自焚的意思。

此术虽然实用,但还是少用为妙。

无事如是想着。

其实李子衿还好,听见无事对于开辟识海的“开门”、“暖流”的描述,便知道小家伙的确是利用施术来开辟识海,踏上修行路,从此便可以依靠吸纳天地灵气来修炼了。

可一直对于练剑修行不怎么上心的红韶,如今心头既为无事感到高兴,又有一丝感到失落感。觉得连无事都已经是炼气士了,可自己还一直没能开辟识海。

少女手握文剑仓颉,眼神落在剑穗之上,蹲着发呆。

正殿之中的篝火燃了,让屋子慢慢暖和了起来,由于正殿的木门坏掉了,只能合上半边,所以夜里还是有风吹进来,少年少女躲在背对正门的巨大圆柱地下,脚边燃着篝火,纸人无事睡在问剑仓颉的剑穗上,把剑穗当做一方柔软温床,早早地睡着了。

李子衿从包袱里取出那张郑国地图,轻轻抚平图纸上的折皱,借着葳蕤火光,细细观察地图。

若要去桑柔州,那么他和小师妹便必须横跨整座鸿鹄州版图,从鸿鹄州最北边的郑国,一路南行,在离开郑国之后,借道一条白龙江,去往鸿鹄州东南边的最后一座仙家渡口。

其实若是两人直奔桑柔州去,那么不需要走这条驿道,只需要从来时的路返回金淮城外,经过宁山村、山神庙,到来时的仙家渡口乘坐仙家渡船即可。

但李子衿不喜欢往回走,也不急于快速抵达桑柔州。

迄今为止,少年都还没有真正“脚踏实地”地游历山河。

在仓庚州,与苏斛一路逃亡,既无心情,也无暇驻足一方山水,整日提心吊胆,夜里不敢入睡。

匆匆离开仓庚州以后,在不夜山朝雪节的那段时日,是李子衿真正得到休息的时日。

白天吃得好,还有家乡的剑南烧春可喝,夜里睡得香,弄玉小筑僻静温暖。

可好景从不长,桃夭州夜叉山那边出了乱子以后,一州上下皆忙得不可开交,乱成一团。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他都不能够继续安逸平稳地游历桃夭州了。

故而又从不夜山仙家渡口,乘坐潇湘渡船,来到这鸿鹄州。

眼下,少年即便心里已经有了下一个目的地,想要去桑柔州,完成带小师妹观沧海的承诺,却也想要脚踏实地,如修行练剑一般,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鸿鹄州的边缘。

等到了无路可走之处,再乘仙家渡船也不迟。

“师兄。”

李子衿一愣,转头瞧了眼,发现少女睁着眼,便问道:“红韶,你还没睡?”

她摇了摇头,“睡不着。”

“是不是不习惯。”李子衿知道自己有些明知故问了。

毕竟一路走来,他倒是吃苦吃惯了的,可小师妹不一样。

今夜还算是少女第一次住在荒郊野外。

既无床榻,自然睡不好。

他想着以后挑选路线的时候,是不是该多考虑一些,最好拣选每相隔几十里路,便能有城池或是驿站可以落脚的地方。

再不济也该有个山野村落之类的,总不能老让一个姑娘家,跟着自己餐风饮露。

最新小说: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 一剑修魔 口袋里的读物之时戒 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