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全能小相师 > 第477章 像不像九宫图

第477章 像不像九宫图(1 / 2)

秦海对海下世界不了解,心里还是有点怵的,但他天生有一股狠劲,紧跟着孙浩和胡天,丝毫不带落的,那胡天和孙浩也是暗自称奇,第一次穿潜水服潜水,秦海已经是如鱼得水。

等下了海,秦海才知道为啥要学那套手势了,在底下根本没法对话,彼此沟通全靠比划,这海捞的活找外援是逼不得已的时候,平时还得是老搭档,这样才够有默契。

不过往前游了一阵子,借着夜视镜就看到一个影影绰绰的影子,不对,那是庞然大物!

前方的孙浩已经激动得直打手势,秦海赶紧离得近一些,只见那是一艘大船,侧身卧于海底,桅杆已经断裂,有一大截不见踪影。

这桅杆源于帆船时代,在扬帆远航的同时,也承担着舰船耳目的作用,正道是:刁斗三更,风急旌旗乱。

怪的是这船怎么像个壳一样,就像椰壳,好像整个被包裹住一样,秦海心里一动,赶紧凑近些,一看,这船身上面有个大大的图案和文字,那文字,是八里巴文。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字数只有一千多个,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其推广却受到很大阻力,除政治和文化传统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字形难以辨识,再加之在有的地方使用时还仿效汉字篆书的写法,这就更加剧了识别的难度。

所以民间依然是以汉字为主,八思巴文更多地运用于官方文件,所以,这艘船并非民间的商船,极有可能是皇家商船!

再看这艘船的桅杆,已经是四桅杆,是相当规模的大船,元朝的造船能力,的确可以做到这种规模。

元代(1271—1368年)的造船业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大发展,具备了很强的造船能力。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元灭宋期间的至元七年(1270)造战舰5000艘,至元九年,造战舰3000艘,自至元十一年(1274)~至元二十九年(1292),又造海船9900艘。《大元海运记》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为济州河运粮,一次造船3000艘,造船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元史·兵志》记载,元朝在江海水路设水驿站424处,共有邮递专用船5921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在黄河入海口见到“有属于大汗之船舶,逾一万五千艘”,他估计长江“每年溯江而上之船舶,至少有二十万艘。”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送公主远嫁波斯,“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可见元代已有四桅船。

《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说,“凡海舟,元朝兴国初运米者,日遮洋船,次者日钻风船”,据专家考证,这两种元代主要的海上漕运船,载重量分别在70吨和40吨上下。该书还详细记载了元代对“船制”和“风篷”、“舵”、“锚”的讲求,甚至具体到各部位尺寸。

对应记载,忽必烈送公主远嫁波斯,“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皇家送嫁姑娘才用上了四桅,这一艘也是四桅,可见一斑。

唯一令人不解的是船体怎么就没有进去的地方,没地方可以爬到甲板,除了不得不露出来的桅杆外,外面就套了一个壳。

所谓事出必有妖,汤姆那王八犊子还主动找帮手,还真是搞不定才来的,那孙浩原本也是 兴高采烈,绕了一圈后都没劲了。

秦海绕船一周,一看,那壳真是巨大无比,也不知道是怎么套上去的,正面唯一可见的地方有个推演格,秦海凑过去仔细瞧了瞧,心中有数,便朝胡天和孙浩打了打手势。

他们俩围拢过来,只见这外壳上像是个九宫,正要看得清楚一点,哗哗,那水浪又起来了,孙浩一看就对劲,赶紧打手势要撤!

三人掉头就撤,往来时的路潜了没有多久,就看到一束光透到海底,这是孙浩留在海面接应的人打的信号灯,给他们指方向呢。

最新小说: 支付九十九元:为你缔造神秘葬礼 最后一作 影视之我要做主角 鼠年说鼠人 重回过去当老师 钻石宝地 重生之矿业巨头 相思万里云间,古风歌神实至名归 百岁人生 半岛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