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可不是小钱!成都的这家店是第一百家,草民和步家的公子,都在这家店有股份,陛下若能赏光指点一二,草民感激不尽!”
“魏公,现在的成都城里,荔枝卖多少钱一斤?”刘闪未置可否,而是问了个不相关的问题。
“回禀陛下,若是保存完好,较为新鲜的,可卖两万铢一斤;品相不好,或是霉烂变质的,只能卖五千到一万铢。”
“也罢,你送给朕二十斤荔枝,朕就给你做一次形象代言人!不过……朕可不是独自前来,可能会有一大群嫔妃,还有一群皇子公主,届时,新鲜的荔枝和炸螃蟹,这些可要管饱!”
刘闪说罢,魏腾大惊,嘴角不停地抽动着。
刘闪暗自琢磨着,这一去,光是嫔妃和皇子公主就有二十余人,再加上各宫的近身侍婢和侍卫,这至少得有一百人,就算一人只吃半斤荔枝,这就将近百万铢,难怪魏腾如此肉疼!
“陛下,真有这么多人?各宫的夫人都会来?”
“魏公,莫非……有什么难处?”
“不敢,不敢!草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魏腾赶紧叩拜道谢:“草民定当准备妥当,恭迎陛下和各位夫人大驾……”
“那……咱们就说定了!依朕看来,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傍晚如何?”
“没问题,绝无问题!只是……草民得尽快回去准备……不敢怠慢圣驾……”
“既然魏公诚意相邀,朕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朕的夫人多有身孕,不宜吃太多的螃蟹和荔枝,你备点其他食材就行。”
“陛下放心,草民定当注意,不敢怠慢!”
其实,宫里的膳食确实是美味,但仅以口感来说,此刻宫里的膳食,已经不能与民间相比,多吃几顿就感觉发腻。
回到承德殿,刘闪提到出宫吃饭,众多的嫔妃无不充满期待,纷纷回自己的寝殿做准备,李昭仪却没急着走。
“陛下,近期……在民间,到处都有不满的传言。”
“哦?有何不满?”刘闪好奇地问道。
“陛下,很多百姓私下里都在说……说……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垄断了最赚钱的门路,普通百姓想要出头,都觉得很难……”
“昭仪,其实这很正常。”刘闪正色说道:“不论种甘蔗、开矿山,还是酿酒或运荔枝,这些都需要大把的资金;世家豪族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和人脉,可以随时进入任何一个赚钱的行业;普通的百姓则不同,他们的起点很低,他们经营的行当门槛不高,竞争激烈,这也在情理之中。”
李昭仪点点头,刘闪继续说道:“其实,不论哪个行当,朝廷并未设置准入门槛,也未限制百姓进入某些行业,一切都由各自的资金实力而定。相对来说,这已经非常公平。”
刘闪说罢,叹了口气后继续说道:“就比如种甘蔗,炼白糖,这个行业所需要的资金实在太多。只有拉拢各个世家大族,鼓励他们进入其中,尽快生产出商品,才能迅速满足市场所需,我大汉才能更快地发展壮大;若是仅仅依靠百姓那点人力和资金,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种类,恐怕再过十年也比不上现在,谈何国富民强?”
李昭仪出身于庶民,她在帮朝廷“拉人头”的同时,也在关心民间的普通百姓,能听到百姓的诉求和愿望;另一方面,刘闪也希望大汉的每个百姓衣食富足,希望人人都能吃得起白糖和荔枝。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商品。
要满足这个条件,仅仅依靠百姓或是“计划”、“国营”的经济模式,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唯有拉拢那些世家大族,将他们变成“资本”家,鼓励他们生产经营,市场上的商品才能迅速丰富起来。
此时,朝廷手上很快就有三万斤白糖、一万五千斤红糖,刘闪估算了全国的人口户数,然后令道:“来福,替朕拟旨:今年十月,每户百姓可在治所购买一两白糖或红糖,价格一铢,限购一次,售完即止。”
“诺!”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李昭仪赶紧拦住来福。
“昭仪,朕跟孟大人商议过,这批白糖以低价卖给大汉的每一户百姓。唉,魏腾也要赚钱,朕的手上只有这么多。”刘闪无奈地说道:“明年,各大世家必会加大种植面积。届时,我大汉的每户百姓,应该都能买到一两廉价的白糖。”
“不是,陛下……”李昭仪赶紧解释道:“臣妾跟许夫人商议过,她说孟大人有了更合理的分配方案,一个月前已在着手实施……”
“一个月前?”刘闪不解地问道:“那时的白糖和红糖数量未知,孟光如何能提前着手分配?他又如何保证公平?”
“许夫人说……孟大人有办法让每一户百姓获益。还能让百姓们大赚一笔,至于具体的办法……臣妾……”李昭仪也说不明白,她赶紧拿出一张小纸条。
刘闪疑惑地接过,这张纸条的印刷极其精美,上面印着“白糖准购证”、“三钱”、“大汉银行”等字样。
“卧槽!”刘闪心头暗叹: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糖票”?
既然孟光印了糖票,理论上可以公平地分配,他又如何让百姓大赚一笔?
“来人,传大司农孟光,宣室殿议事!”喜欢回到三国做刘禅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回到三国做刘禅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