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现代言情 > 迫嫁 > 226 摘棉

226 摘棉(1 / 2)

所以她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超市促销。

发传单。

厂妹。

清洁工。

服务员。

反正基本上那些对学历没什么要求的工作,金兰都干过。

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受罪,流了不少泪,就不用细说了。

只要是在社会上打拼的人都懂。

但即便很辛苦,收入还是很微薄。

金兰也是个要强的人。

她也想多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于是,2年前,就是在我被逼着嫁人差不多的时候,金兰坐上了向西的火车。

她跟很多人一起,要坐很久的火车,然后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摘棉花。

那是祖国的大西北。

天高云淡。

地广人稀。

有大量的棉花地。

每年的秋季,10月份。

就是摘棉花的季节。

这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都会聚集在这里。

一般要干上两个月。

摘棉花很挣钱。

按照棉花的重量付费。

大概一公斤棉花可以挣2块钱。

那些熟练的,有经验的,体力好的工人。

一天可以摘150斤到250斤左右。

这样一天的收入就是300元到500元。

干两个月,就是两三万块钱。

又不需要学历。

又提供免费的食宿,算是很好的挣钱机会了。

但这当然不轻松。

很累。

因为这是高强度的工作。

你要长时间的弯腰干活。

一天的勤苦下来下来,手脚是麻木的,腰又酸又痛,浑身像是散架了一样。

头一沾枕头就能睡着。

甚至干完活,不能回宿舍,就能躺在路上睡过去。

那里的气候也很严厉。

昼夜温差很大。

早晚寒冷,冻得人瑟瑟发抖。

中午又是太阳暴晒,像是在火焰山。

加上那漫天遍地的大风。

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金兰是那批人里面年龄最小的。

她去之前,有人告诉她,这工作太累,你干不了。

金兰还不服气。

但是到了现场,第一天金兰就累得瘫在了地上。

累得呕吐。

但不过才摘了70斤棉花。

那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第二天,金兰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可没有人管她。

不是大家冷漠。

而是这些人都是五湖四海来的。

来这里,都是为了挣钱。

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一个陌生人。

有一个人走之前,给金兰倒了一杯水。

这已经是尽力了。

金兰又累又饿。

但她还强忍着,还想去地里面干活。

因为没有人领路。

他迷路了。

走错了方向。

走到一半,就昏了过去。

就是累的。

金兰倒在了路边。

没有人发现她。

因为那里真的是地广人稀。

平时几个小时,都看不到一个人影。

因为她走错了方向,所以其余的工人回来时,也没有发现她。

看到她的铺位空了。

还以为她自己离开了。

于是天黑了。

外面寒风呼啸。

屋内也冷得让人打战。

而金兰还在路边躺着。

大风卷起来的泥土,已经把金兰的身体都要盖住了。

如果再没有人救她。

金兰一定会死的。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

一位来收棉花的商人经过,把金兰救了起来。

那商人心地很好。

知道了金兰的遭遇后,可怜这孩子无依无靠。

于是就让金兰跟着自己一起收棉花。

金兰负责记账。

毕竟她上过高中,做这个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他给金兰工资。

虽然没有摘棉花高。

但却是金兰可以胜任的。

金兰很感激他。

这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后来,商人回内地,就把金兰也带了回去。

商人在自己家乡有一个贸易公司。

于是就让金兰在自己的公司里面工作。

让金兰跟着会计学。

金兰很知足,很感激,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还去报了夜大的财会班。

充实自己。

慢慢相处,商人和他妻子都很喜欢金兰,还把金兰收作了自己的干女儿。

是那种真正的义父、义女的关系。

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很纯粹。

很温暖。

特别是对金兰这样,曾经遭遇过原生家庭伤害的女孩子来说,能有一对这样的义父义母,是她的幸运。

金兰以为,自己漂泊的生活能够稳定下来,有一个依靠了。

哪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金兰义父是做贸易的。

开始做的是内贸。

但是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

他只是一个小公司,规模不大,没法和那些真正的大公司竞争。

就在这时候,金兰义父的一个生意上的朋友上门了。

说有一个发财的门路,要和金兰的义父一起合作。

现在国内的内贸不好做。

但是外贸真的是一个出路。

我们国内的产品质量好,又便宜,在国外市场很受欢迎的。

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的产品进了国外的商场、超市,那就是完全一路平趟。

国外的那些品牌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因为我们的成本低啊。

节省下来的成本,就是我们的纯利。

加上现在国产货的口碑也不错,国外的人都认。

可以说,十分有发展潜力。

比在国内和同行竞争强多了。

并且国内的政策,也支持企业走出去。

还有减税的补贴呢。

唯一的困难就是国外市场不熟悉,没有合适的渠道,你很难在国外发展起来。

可他现在就有国外的渠道,可以打入国外市场。

金兰义父很高兴。

于是就和这个朋友合作了。

成立了一家外贸公司。

开拓海外市场当然需要一笔很大数目的资金。

金兰义父手上没有那么多的现钱。

于是只能找到了地下钱庄,把工厂和房子都抵押了,贷款了一大笔钱。

高利贷。

利息很高。

有人说,他傻么?

缺钱为什么不去找银行?

去找地下钱庄?

这不是自己主动去让人当肥羊宰么?

自己往火坑里面跳?

金兰义父并不傻。

他不是不想去银行贷款。

但银行贷款哪有那么容易?

银行是一个很现实的地方,最是势利眼。

如果你是大客户,大公司,大老板,是国企。

那么银行经理对你的态度像是春天那么温暖。

巧笑嫣然、亦步亦趋、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甚至把你当爷爷一样。

但你是小公司,小客户,小老板,私人企业。

那么银行的经理就成了你的祖宗了。

满脸陪笑,百般殷勤,甚至是磕头下跪,都不见得能让银行经理多看你一眼。

想贷款?

回去做梦吧。

梦里什么都有。

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怪银行的人狗眼看人低。

也是因为这些小企业不稳定。

往往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关门了。

银行的人不愿意承担那样的风险。

这就造成了,像是金兰义父这样的私人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扩大规模,只能选择民间借贷。

利息相当高。

20%,甚至可以达到40%。

但不借又不行。

金兰义父就是硬着头皮借的。

他本以为打开了海外市场,取得了利润后,就可以把高利贷还上。

但他失算了。

什么海外渠道,都是那个朋友坑人的。

……

有人说,这还不是证明了金兰义父傻么?

为什么要轻信那个朋友?

谁不知道商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被坑了也活该。

这话似乎有道理。

金兰的义父不是没有提放心。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个朋友会坑他。

不只是因为他已经认识了那个朋友几十年。

不只是因为他与那个朋友是发小。

还因为,在那个朋友自己的生意出现了问题,差点破产,被追债的债主追得不敢回家,家的墙壁上都被泼上了红油漆,老婆孩子以泪洗面,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

是金兰义父十分仗义地拉了那朋友一把。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要不是金兰义父的出手,那朋友早就走投无路、家破人亡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金兰义父真是一个好人。

所以当那个朋友度过难关后,每一次看到金兰义父,就眼睛湿润、泪眼婆娑、热泪盈眶,喊恩公。

金兰义父怎么推辞不让他那么喊,也不答应。

再不让喊就急眼。

每一次那个朋友喝了酒,甚至会当着外人的面放声大哭,说金兰义父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他这辈子当牛做马,也偿还不了这份真挚的感情。

那朋友豪迈地表示,以后谁要是对不起金兰的义父,他第一个不答应。

最新小说: 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 伊人复一人 来到她身边 穿越成为龙傲天他闺女 我在人间收文物 傅总,请不要骗我! 豪门弃女?贺总,方小姐她很会演 爱如暖阳 当原著作者穿进盗版书后 领证后,许少诱妻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