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至谋弗谋 > 第126章 谋(13)

第126章 谋(13)(1 / 2)

武智王想到的会盟地点就是在塞外,那里属于外敌之所,是戎狄人的地盘,但并不是说要去到他们的王廷所在地,只是说这里靠近外敌的边境,而且这里有一座小城,是边境上的一座孤城,平时很少会有外敌来这里,因为这是早就废弃了。

武成王认为武智王的想法很好,这里距离他们的诸侯国并不远,而且在十公里之外就有边境贸易之地,这是朝廷能够允许设立的边境贸易之地契的。

外敌之人可以得到他们难以获得的物品,对他们而言也是属于稀缺之物。武智王与武成王的诸侯国靠近这里,他们有守土之则,但是国中的很多人都从事边境贸易,因此他们的国力也逐渐的强盛起来,而且这边境贸易的规模也在逐年的递增。

选在距离边境贸易并不远的一座孤城进行会盟,武智王认为朝廷是难以想到的,而且这座废弃的孤城已经不为朝廷所掌管了,虽然在之前这里也算繁华,但由于戎狄的连年扰乱,终于让这里失去了仅有的一丝繁华。

武成王赞成了武智王的想法,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其实对于武智王做出的决定,武成王很少会提出什么反对,就如这次也是一样的。于是武智王决定,就由武成王派出使节去到南面的几个诸侯国,也就是告知另外几个诸侯王,会盟的地点已经选好了,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带着一些甲兵之士来会盟了。

而文良王与武简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们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毕竟万一被外敌给掳走了,这算谁的过错?难道朝廷还会派兵来救?与其如此,还不如再选一个诸侯王会更简单,以及会更有用些。只要告诉本国的庶民说,你们的诸侯王去了塞外,很有可能是去看美丽的景致了,那么其中很多的庶民也就明白,是他们的诸侯王舍弃了王权,应该是不会想着再回来当诸侯王了,所以他们也不介意再另立一位诸侯王。

在商议之后,文良王与武简王也打算派出使节,这次也是去劝说文庄王的,当然是劝说文庄王不能赞成这次的会盟,同时他们也知道,由武成王派出的使节还未去到文庄王的诸侯国,因此他们可以让文庄王改变想法,而且他们也预测文庄王不会去到孤城进行会盟。

文良王也能推断出,文易王与文礼王是有可能同意这样的做法,因此文庄王的决定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文庄王也表示了同意,那么对于这次的会盟地点来说,很有可能就会是在那座孤城了。

与文良王的预想一样,是他派出的使节率先去到了文庄王的诸侯国,当使节去到礼仪汇台之后,也是由宰执澹台商所接见的。

由于宋哲已经不是一国的吏首了,所以他也不可能来这礼仪汇台的。宋哲觉得,他似乎总是难以来到礼仪汇台接见任何使节,以前是如此,现在依然没有什么改变。而之前他还是一国的吏首,现如今则是只能在府内思过,但对于这次有使节来到礼仪汇台,宋哲肯定是知道的。

在这段时间之内,对于吏首的人选,文庄王也并未说什么,所以吏首之位也一直是空着的,似乎就是在等着宋哲再次成为这一国的吏首,只不过王城府的掌事官吏还没将事情调查清楚,宋哲自己又难以参与到具体的调查之中,所以他也只能等着了。

对于这次使节来国,宋哲本来还想着去见文庄王,然后让文庄王同意让他去接见使节,但宋哲想到他已经不是这一国的吏首之后,他又如何能够见到文庄王?而且说不定之后文庄王还会做出另外人选的安排,也就是说他宋哲不一定就是吏首了。宋哲明白这对于他自己来说已经变得很不利了。

澹台商在听明白了使节的来意之后,也就打算去到议事堂里,并且是将此事禀告给文庄王,而且澹台商也知道,由武成王派出的使节也会来到这礼仪汇台,但有一点,这件事情还不能让监国宰执文秉智知道,别的诸侯国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不让他们的监国宰执们知道此次的会盟。

澹台商想了想,他认为监国宰执一定会派人来问是什么事情,不过文良王派出的使节告诉澹台商,就说他们几位诸侯王打算一起去都城面见太皇太后,因为他们本国的监国宰执也知道此事,也就是几位诸侯王打算去都城,而不是去会盟的。

也还没有任何的监国宰执知道这次会盟的,毕竟此事又如何能够让监国宰执们知道?他们是一定会将此事禀报给朝廷的,到时候也就不用进行什么会盟了。

等澹台商去到议事堂里的时候,也只有文庄王坐于他的王座之上,而王宫统领此时并没有在议事堂里。

文庄王看到澹台商来到了议事堂,他就对澹台商说道:“本王先让监国宰执还有国政大臣门回去了,本王觉得这次的事情并不简单,不知是否如此?澹台宰执只用说出来就行。这里是在本王的王宫,没有他人会知道是什么事情。”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