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陆战狂花 > 第1218章 相遇

第1218章 相遇(2 / 2)

油库只是南苑机场众多重要军事目标之中的一个,当然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除了油库之外,其他有价值的军事目标依然很多。油库发生了爆炸,飞机就没有了燃料。跑道要是被炸了,那么多飞机停在机坪之上,也都是一堆废铁而已。塔台要是被炸了的话,这些飞机就相当于聋子和瞎子一般。无论怎么说,中国人是从机场的外围渗透进去的,要说追究责任的话,还轮不着小岛俊,吉野宏拓首当其冲。

为了准备即将开展的扫荡作战计划,华北方面军在南苑机场储存了大量的油料,除了一部分用作华北方面军航空团飞机的燃料之外,还有一部分供陆军汽车坦克所用的油料也都临时囤积在这里,准备随时调往各个前线。

没有了油料的供应,无论是飞机,坦克还是汽车,都将成为一堆的废铁,日军的空中优势和地面摩托化优势将荡然无存,精心制定的扫荡作战计划很可能就会胎死腹中。

所以,吉野宏拓需要不惜一切的代价控制住油库的火势。作为大队长,必须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亲自率领步兵第三中队驰援油库。

常凌风和秦天就在去往油库的路上,遇到了跟他们同一目的地的吉野宏拓。

“江老板,你快看,十一点方向有一个中队的鬼子在向油库进发!”秦天指着正在行军的黑压压的鬼子队伍说道。

常凌风也看到了这些鬼子们,他初步判断即使这些鬼子的增援部队到了油库之后,也根本就无济于事了。因为看着油库爆炸太过猛烈,火势在狂风的裹挟之下有增无减,怕是所有的油罐都要爆炸了,即使赶过去之后,也没有什么抢救的价值了。

“鬼子这次估计得哭死!”常凌风非常清楚油料对飞机的重要性,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没有了后勤保障,再强悍的战斗力,也只能发挥一时而已,“不知道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手笔,要是这件事情真是刘一鸣他们做的,我必须得好好的奖励他们一番!”

常凌风立即决定就跟在鬼子行军队伍的后面,有鬼子在前面开路,他们在后面,鬼子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油库之上,绝对不会想到身后还有尾巴。

虽然是赶去救火的鬼子队伍,但是他们并没有一窝蜂似的往油库方向猛扑,而是依然保持着战斗队形,前面有尖兵组开路,后面有后卫部队,中间才是吉野宏拓率领的鬼子步兵中队的主力。不得不说鬼子的作战套路非常的死板,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那就叫做严谨。

鬼子主力和后卫部队之间大概差了500多米,当主力部队远去的时候,常凌风突然发现鬼子的后卫部队中有一部分人偏离了原来的道路,有一个步兵小组向着三点钟方向追了过去,紧接着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看来是鬼子发现了什么,常凌风的心突然提了起来。

虽然枪声非常的激烈,但是其余的鬼子后卫部队并没有做片刻的停留,而是留下这个步兵小组,继续追赶鬼子的步兵中的主力而去。

常凌风对秦天道:“走,咱们去会会前面那十几个鬼子吧!”

“走!”

常凌风就跟在鬼子后面200多米的地方,只见鬼子的步兵小组所针对的目标是一片一人多高的草地,这些鬼子十分的狡猾,并没有从一面正面的压上去,而是分成了三组,一组在正面虚张声势,两组分别从左右进行迂回包抄。

常凌风看到从那片草地之中不时的传出枪声,常凌风即使闭着眼睛也能听出这枪声是盒子炮发出来的,这种武器显然鬼子是不会用的,那么答案显而易见,里面应该是自己人,他们刚才被鬼子发现了。路见不平,当然要拔刀相助。常凌风并不会将这十几个鬼子放在眼里,即使再多上一倍的鬼子在这样的地形之中,常凌风也完全有把握将他们全部干掉。

“叭!”

常凌风远远的听到枪声响过之后,那片草地的后面发出一声惨叫声,显然,被围困的人已经发现了鬼子从两侧进行包抄的企图。

领头的鬼子军曹意识到自己的偷袭企图已经被人发现了,悍然下令手下的鬼子士兵们将荒草全部点燃,当藏在草丛中的人熏出来。

常凌风和秦天轻手轻脚的,一点一点的摸了过去,秦天正要从背后偷袭一个端着三八大盖的鬼子士兵的时候,右脚踩在地上的一段枯枝发出咔嚓的一声响,前面的鬼子士兵顿时意识到后面有人偷袭,猛地向后一转身,挺着刺刀就刺了过来,由于秦天刚才冲的实在是太猛了,自己的身体几乎要撞上鬼子的刺刀刀尖了。

千钧一发之间,耳畔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面前端着刺刀的鬼子士兵头部中弹,身体猛地一歪,手中的三八大盖也不听指挥,比原来的刺杀轨迹偏离了一寸有余,冰冷的刺刀从秦天的左肋之下穿了过去,扎透了他身上所穿的鬼子军装。秦天顿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要不是刚才常凌风及时出手相救的话,自己这条小命可能就留在这里了。

常凌风连连开枪,顷刻之间就有4名鬼子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在正面的鬼子士兵全部都被杀死。

常凌风对着草丛里的人吼道:“里面的兄弟,这里的鬼子已经被我们解决了,向我们靠拢!”

喜欢抗日之陆战狂花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抗日之陆战狂花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