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我的芳华时代 > 第202章 开了眼界(求订阅)

第202章 开了眼界(求订阅)(1 / 2)

上午,顾秋风看了场惊心动魄的排球赛,下午,他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学院三楼的学术报告厅。

这种整个学院性质的Seminar,别管能听懂多少,学到多少,过来开开眼界就是极大的收获。

吴刚、郑宗绪、施文秀和李小红一脸淡然,唯独孔泽神色复杂,看上去忧心重重。

“怎么?”顾秋风问道,“怕了?”

“怕倒不至于。”孔泽转头看了顾秋风一眼,表情有些勉强,“你等会儿就知道这种Seminar和咱们每周五晚上开的组会有啥区别了。”

对于他的这句话,顾秋风也没有多想,只是心里愈发地期待了。

两点整,Seminar正式开始。

没有主持人上台讲话,没有如雷的掌声,院长大佬见时间差不多到了,只是回过头说了一句:“可以开始了。”

然后……就有人拿着U盘和材料走上了舞台。

一连听了十个人的汇报,顾秋风这才深切地体会到,之前孔泽那句话中的深意了。

这场Seminar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上午文学院和经管院之间的那场排球对决赛。

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随时都会被台下就坐的几位教授给打断,而且,汇报完毕时,教授们问的问题简直脑洞百出,五花八门,常常弄得台上汇报的学生招架不住,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比如有个文艺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及古典文学的形态时,引用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个女老师见只有个标题,便打断道:“这位同学,停一下,你给我们念诵一遍这首词。”

那名硕士明显一愣,紧接着便回答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又有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研究生,在汇报中引用了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六州歌头》和英果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台下有个男老师就说道:“同学,请把《六州歌头》念诵一遍。”

那名博士研究生瞬间慌了,六神无主地道:“长……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星……膻星……膻星……”

可惜,他只记得一个开头。

男老师眉头微凝,又说道:“你把雪莱《西风颂》的第一节用英文背诵一下,你是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这应该不难吧?”

这下子,那名博士生连个英文字母都没念出来就歇菜了。

“啪!”

男老师还没说什么,一名貌似是那名博士生导师的中年教授气得当场拍了桌子,直接把当,事,人痛批了一顿。

你也许会说,这导师也太不尽人情了吧,但我要说,站在舞台上汇报,可不是请客吃饭,什么师生情谊啊,面子啊……对于治学严谨的教授来说,统统给我靠,边,站,拿知识来说话吧。

丁是丁,卯是卯,不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院长大佬和几位教授好一通劝解,那名教授才消了火,让台上的那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汇报。

然而,两位老师问的这些诗词问题,只是基础性的问题。

以顾秋风的观察,有两名中年教授,简直就是过来抬杠、找茬的,他们专门挑那种刁钻的问题让学生解答,直把人问得哑口无言。

那些问题,即使是让顾秋风上,他也没法说出个一二三。

赵弘生教授不怎么打断学生的讲话,只是在汇报完毕的时候,向来注重基础的他也会问上几个基础知识,学生回答得好,他表扬,回答得一般,他会指出你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去看看某某书籍,至于一问三不知的,那就是批评了。

最新小说: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星印诀 洋超蜜灿 出名真的很简单 象棋俗人 转世仙人的现代日常remake 我是大玩家 我的日常笔记1 含生草之与魔鬼的契约 在跑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