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我的芳华时代 > 第184章 这首词你们当年都没看过吗(求订阅)

第184章 这首词你们当年都没看过吗(求订阅)(1 / 2)

自从确定研究方向是南宋末年的那几位遗民词人后,每天只要没课,顾秋风都会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做笔记,有时也会捧着电脑坐在书架下面的圆凳上,上知网查看相关的研究论文。

往往直到图书馆的管理员走过来提醒才离开。

他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明明那些书当初都看过,然而再次拾起来阅读,那些知识从脑海中经过,就如同涓涓细流,轻轻地拂过苔藓,留下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不仅如此,顾秋风还发现,短短几天下来,自己……似乎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书中不明白或者一知半解的地方,这下子居然豁然开朗。

而且,看待很多文学现象的视角也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比如,以前受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那句“白石尚有骨,玉田则一乞人耳。”的影响,顾秋风一直不太喜欢张炎(字叔夏,号玉田)的词,仅仅只背诵过几首而已,然而,在看了今人杨海明的《唐宋词论稿·张炎家世考》、《张炎词研究》、清代江昱《山中白云词疏证》、今人黄畬《山中白云词笺》以及张炎的词集《山中白云词》以后,他真想说一句:“哈哈,真香!”

老实说,顾秋风从前对张炎的印象,只停留在书上的那一段话上面。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人。其六世祖为南宋初年的大将张俊,曾祖张鎡、父张枢皆为精通音律的词论家,早年过着富裕优游的贵公子生活,南宋乜王后,祖父被元兵介杀,家产籍没,乃至流落卖卜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上大都求官,不久失意南归。晚年落魄浪游于江浙一带,郁郁而终。他是宋元之际著名的词论家和词人。著有《词源》,提倡“清空”、“骚,雅”,讲究音律,精研“句法”,“字面”。所论自成一家之说,影响深广。其词师法周邦彦、姜夔,清畅雅丽,音律和洽,字句工巧,尤长于咏物,时有精警之处。王果后的作品则交织着故国的黍离之悲与身世的飘零之感,凄婉悲凉,沉痛感人。】

通过这一番精读,他清楚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变故在张炎词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直接看到了张炎这位由承平的贵公子沦,落为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在果破佳王以后,词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解连环·孤雁》、《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画卷》、《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即是例证。

这几天发生的变化,让顾秋风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那个想法。

——绝不照抄本科毕业论文!!!

这是底线!!!

一转眼,又是一个星期五。

又到了开组会的日子!

晚上六点半,顾秋风迎着春日的暖风步入文学院院楼405室。

五位师兄师姐已经到了。

嗯,这个说法有瑕疵,准确来说,只要没课,这五个人基本上每天都待在这儿,毕竟这里是“405小分队”的地盘。

今天五位师兄师姐倒没有埋头看书。

吴刚正靠在椅子上喝咖啡。

郑宗绪横着手机屏幕,左右两只手的大拇指摁个不停,貌似在打游戏。

施文秀和李小红挨在一起,眼睛盯着手机屏幕,时不时笑成一团,好像在看什么综艺节目。

孔泽似乎在追剧,手机开着外音,那一阵阵充满历史沧桑感的BGM站在门外的走廊里就可以听到。

不知道为什么,顾秋风总感觉那阵BGM声很耳熟,但是匆促之间,他真的想不起来在哪部电视剧里听过。

“好几天都没看到你了。”吴刚笑着说道。

顾秋风微微一笑,回道:“大一学习任务重,天天泡图书馆呢。”

“书看的怎么样了?”吴刚又问。

“还行,看了大概七八本吧。”顾秋风道。

“吴淼水!!!”

这时候,孔泽的手机里突然响起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你草坚仁命……”

最新小说: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星印诀 洋超蜜灿 出名真的很简单 象棋俗人 转世仙人的现代日常remake 我是大玩家 我的日常笔记1 含生草之与魔鬼的契约 在跑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