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鲁昭公(十八)

第二百二十二章 鲁昭公(十八)(1 / 1)

鲁昭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五一零年,鲁昭公还待在晋国乾侯。 在经过了齐国、晋国的帮助之后,鲁昭公依然无法回到鲁国。 此时的鲁昭公,在鲁国内部没有为他奔波的臣子,在外也没有了大国的援助,手下的人更是与他离心离德,虽然还有着鲁国国君的身份,但怎么看都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秋季,八月,周定王派出使者出使晋国,请求修筑成周的城墙。 冬季,十一月,孟懿子与晋国魏献子、韩简子、齐国高张、宋国仲几、卫国世叔申、郑国国参、曹国人、莒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人在狄泉会见,重温过去的盟约,同时准备修筑成周的城墙。 十二月,鲁昭公病重,将器具衣物都赏赐给随行的大夫们,大夫们不接受。 分给子家懿伯一对玉琥、一只玉环、一块玉璧、一套轻服(便服),子家懿伯收下了。 于是,大夫们也就都收下了。 不久之后,鲁昭公在乾侯病逝。 子家懿伯便将赏赐给他的东西归还了掌管府库的人,表示,我之所以接受是因为不敢违背国君的命令。 大夫们也都跟随着子家懿伯,将赏赐的东西归还了。 赵简子问史墨(晋国太史,名墨),季孙赶走了他的国君,可百姓却依附他,诸侯都支持他,国君死在了外面,都没有人惩罚他,这是为什么。 史墨表示,事物的形态各有它的定数。季氏世代辅佐鲁侯,时间久了,百姓便依附他;鲁国国君世代安逸,由季氏执掌国政,百姓自然便忘记了国君。 社稷无定主,国君无久位,自古如是。 堤岸会化作深谷,深谷会化作山陵,先王的后代也都归为平民,这是浅显的道理。 季氏世代增加家业,鲁国国君却早早丟弃了国政。百姓不知道国君,又怎么来依附你呢? 所以,国君要谨慎得对待器物和名位,不可以随便借与他人。 原文见于《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鲁昭公去世,鲁国人拥立了昭公的弟弟公子宋为国君,是为鲁定公。 这一年,吴王阖闾开始攻打越国。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