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157章 咱们不能让苏联人小看

第157章 咱们不能让苏联人小看(1 / 1)

对于李璐的震惊与不可思议,云非并没有做过多的理会。李璐虽然因为从小接触的环境,使得她突破了女人本身的局限,眼光变得长远,但是她不管具有多么战略的眼光,都看不到来自二十年之后的云非体会到的东西。随着数百上千万熟练产业工人的出现,中国轻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国经济超过了德国,成为米国之后的第二经济强国。但是中国在工业方面,尤其的重工业以及尖端高科技方面,根本就没有办法与科技实力强悍的米国相比较。一个领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十多亿的国家,在经济总量堪堪超过领土面积三十五点七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八千万的小国,就引以自豪,云非都想不明白,这些人,自豪的个神马劲儿。德国在于高精尖端科技领域的实力,那是连一直生活在世界第一国荣誉里面的米国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之所以超过德国,不是因为中国的技术上去了,而是人口总量堆积起来的。中国,缺乏的是,能够向各种高科技领域延伸的机床工业。所以,国家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对于那些能够生产高精度机床的企业,不仅在各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扶持,连属于国家的那些高端技术人才,都领着国家的工资免费帮那些企业干活。整个国家无数人员花费了无数精力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任由那些企业免费取用,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整个中国的机床工业能够赶上欧美帝国列强,甚至超过他们?云非原来那个世界的花数,就是最为成功的例子。压倒了众多国家自己的工厂,一跃成为华夏第一,每年的税收减免、财政拨款看得一众国营的机床企业都双眼发绿。要知道,花数当年能够生产的,也就仅仅是中档一下的数控系统,他们的机床,就别提了。除了系统还行,设备就是垃圾。云非带着李璐在宽窄巷子喝完茶之后,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锦里给逛完,最后带着两个美女在一个老旧但是拥挤不堪的火锅店里面吃了一顿最为正宗的麻辣烫。苏联的这些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没有几个人会说汉语,还好,李璐这个卖家做得比较地道,配备了十多名懂技术会讲俄语的翻译人员。这些翻译,都是来自东北那些重工业工厂里面的,很多人的父辈都曾经到苏联学习过,再加上五六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帮着中国建设基础工业的时候,有不少的苏联老大哥留下了后人在中国……王庆丰就懂一些俄罗斯语,跟这些来自白俄以及乌克兰的老大哥们聊的很是投入。云非在第二天就跟这些苏联来的下属完成了见面,好些个苏联人对于如此年轻的老板感觉到无比的震惊。不过后来一想到他们国内的情况,也就不作任何反应。在红色帝国里面,十**岁管理一个硕大的工厂,或者一个巨大的研究所,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么?他们来中国,就是打工的,只要老板安排工作,他们都会去努力地完成。老板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能够懂就行了。那些苏联来的各方面的工程师已经做好了被什么都不懂的人来领导他们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云非直接从他们中间指定了管理人员。萨瓦夫斯基:男,苏维埃联盟乌克兰某机械动力研究所主任工程师,51岁。这是卡马特到苏联境内,网络到的唯一一个专家级的机械方面的人才。云非任命他为这个厂房已经有了雏形的机床工厂的副总工程师,负责领导这些来自苏联的工程师们进行各种机械方面的设计工作。娜塔莉娅:女,47岁,苏维埃联盟白俄罗斯某电子研究所工程师。这是这批来到中国的苏联人中唯一的一个女人,丧夫,家中子女五人,年龄最大的儿子伊戈尔是一机械工厂的工艺技术人员,29岁,未婚。因为厌烦了国内贫困的生活,在卡马特到白俄境内招聘的时候,他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娜塔莉娅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才跟着来的。再加上苏联的环境确实恶化,她每个月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养活家中四个失业子女,就来中国碰运气。云非任命她为自己工厂电子电器方面的总工程师。维萨里昂洛维奇:男,35岁,苏联不多的计算机工程师之一。来自乌克兰某军事研究所。云非任命他为机床计算机控制事业部的总工程师,下属三个来自苏联的软硬件方面的计算机工程师,云非直接丢了一套自己他自己抄袭至后世的32位的工控芯片的图纸之后,就不管他们了。他需要这几个并不是搞单片机的家伙把这个芯片给搞出来,把现在负责采购的母文斌介绍他们认识之后就不再理会他们。现在的人民币依然非常值钱,云非给几个总工程师每人三万人民币的年薪,其它的工程师根据经验以及级别从六千到一万五不等,技术工人同样按级别,从五千到一万八不等。当然,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工资,奖金什么的,必须要等到这些人创造出了价值才会有。原本觉得云非给的工资太低的李璐,却没有想到,所有的苏联人对于云非给出的这份工资都表现出了惊喜的神情。在他们国内,他们每个月拿到的工资,也就只相当于一两百块钱的人民币,由于国内物价远远高于中国,他们拿到的工资的购买力就更加少了,这刚来中国,每个人就得到了如此的高薪,如何能够不兴奋?在见面之后,云非给每个苏联来的人预支了半个月的工资,给除了萨瓦夫斯基领导下的机械方面的工程师以及二十多名八级以上技术工人的其他一百多号人放了一个礼拜的假之后,就带着这些一来就被老板压榨的人包下了两辆32座的大巴车,向着大巴山的深处奔去。昏黄的灯光,嘈杂的噪音,大山深处的9327厂的各个车间,再次焕发了活力。虽然现在这些工人都是在进行技术提高的练习,不过每个人都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尤其是数十名苏联工人进入车间之后。谁都明白,云非并不是很在乎他们这些工人。这个阴险的家伙,估计一直就没有想过要自己这些工人,不然这些苏联来的工人来的没有这么快。这家伙肯定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做好打算。不然他不会在一开始介入9327厂就表现得无比淡然,不管自己这些人怎么闹腾。“老赵,你说,咱们这些人,不会下岗吧?”9327的精加工车间的吸烟区,几个年龄四十多岁,穿着满是油污的工作服的工人聚在一起吸烟,一个长着络腮胡的家伙向着他旁边的问道。“是啊,这些来自苏联的家伙,不仅技术比我们更好,更舍得干。看到没有,就是那边,那个现在正在拆油泵的家伙,叫什么古德里安的人,据说昨天晚上干到两点半,直接就在工厂里面睡了,今天早上八点我们来上班的时候,那家伙又在开工了……”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工人狠狠地吐出了一口烟雾,指着带着几名苏联技工拆卸那台三米多高的导轨磨床的古德里安说道。“唉……”其他的几人也都是阵唏嘘。苏联人来了好几天了,云非这个年轻的老板刚把他们带到基地,他们就开始忘我地投入了工作。云非的目的已经明确了,他要争取在9327厂这些设备搬出大山之前,好好地把那些最为重要的重型设备进行一番大修跟改造。这些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设备,由于这几年开工不足,保养不到位,加工精度的等级下降了两个级别。导轨腐蚀,传动齿轮磨损或者松动,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电气部件老化,一开工,就不停地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前段时间那些艹作工人反映的情况。9327厂的那些工人,对于这样大的设备的维修,虽然能够完成,但是毕竟人数太少了,让9327厂的钳工来干这个,没有个小半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络腮胡口中的老赵,就是9327厂里面三个九级钳工之一,他同时也是最为年轻的九级钳工。一帮钳工的老大。“别扯犊子了,赶快把烟抽完,然后开工,不能让苏联人专美于前。这个年头,不是只有他们才舍得吃苦的。”赵炳彪掐灭自己的手中已经快要烧到指头的烟屁股,就向着已经满头大汗的古德里安走去。“走吧,新老板可不比得以前的厂长好说话。咱们现在已经是私人企业,不再是国营企业的员工了,要是被老板看到咱们偷懒,炒掉咱们,可就不划算了,到时候哭都找不到人哭诉。”说话的络腮胡,见到赵炳彪已经向着那边走去,急忙跟了上去。“担心有毛用。如果让老板看到,苏联人满头大汗第干活,咱们在这里悠哉乐哉地抽烟喝茶,咱们还真有可能就得下岗了。”一个瘦高个子的工人,向着进入车间内部的通道看去,担心云非突然出现在这里。“就是,咱们不能让苏联人小看了。听说这些家伙都是八级以上的……”(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洋超蜜灿 出名真的很简单 象棋俗人 转世仙人的现代日常remake 我是大玩家 我的日常笔记1 含生草之与魔鬼的契约 在跑路了吗 囚灵世 我的1992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