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14章 究竟谁占便宜谁卖乖

第1314章 究竟谁占便宜谁卖乖(1 / 1)

郑宇成原本就知道谢凯这样干有想法。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谢凯会这么狠。先表示不要发动机技术,通过跟苏联的合作生产,让国内更多的技术人员接触苏联这些航空工业各个岗位的核心技术人员。以他对谢凯的了解,这小子,绝对会让国内安排到苏联的技术人员去炫耀他们的各种待遇什么的,然后……原本在国内,404挖人就狠,搞得同行怨声载道。那就是谢凯这小子提出来的,郑宇成他们亲自操作。现在基地缺人严重,挖人力度小了不少,感情这小子的眼光已经盯到苏联国内来了。404的挖人,现在完全是挖出了一个新的水平,挖出了国际风范啊。在谢凯给他解释了后,他反而支持这样干。于是,从原本气得快吐血的状态,变成了现在白彦军开始琢磨,如此庞大的合同金额,究竟要准备多少车皮的轻工业产品运送到苏联,如何调度车皮什么的,那些苏联需求量大的轻工业品价值更高……运输方面,走海路自然是可以的,却远不如火车方便。苏联有一条横穿整个苏联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也跟中国接壤,完全可以这边一装车,直接就通过铁路运输到莫斯科或则其他城市。走海路吧,运输时间太长了。谢凯说服白彦军的时候,俄罗斯人也在小声地嘀咕着交流他们对于这种合作的看法。哪怕不情愿,也没法拒绝。500架战机的生产合同,可以让两个战机生产工厂的核心车间都饱和开工一年以上。对于航空工业部以及中航技的人来说,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此刻的心情。只能小声地讨论着,他们跟谢凯以及404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在航空工业部也好,中航技还是112厂,无论一个年轻人能力有多强,都不可能如同404的管理层这样放手让他去负责这样大的事情,而且涉及金额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亿美元。整个过程,看起来像瞎搞,实际上谈判需要使用到的手段,更加直接有效。航空工业部跟中航技公司,也没有一个年轻人能做到谢凯这种程度,在跟苏联人谈判中各种手段都隐蔽地使出来,还不卑不吭。不过他们同样担心,谢凯这样干,会让国内本来就缺乏订单,日子不好过的航空制造业失去多少订单。他们更想不明白,404如何支付合作所需要的庞大外汇。当看到谢凯跟白彦军两人再次上来,白彦军脸上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气愤之色,还带着一丝笑容,在这笑容中,也隐隐露出也担忧的神色,这让众人疑惑不已。谢凯这小子居然说服了白彦军,他怎么说服的?白彦军的表情,证明了他同意了谢凯的提议。这就让赵峥等人更加担忧国内失去这么庞大的订单……谢凯再次坐到苏联人对面,直接开口,“先生们,合作的事情考虑得如何?超-7a战机各种机械零部件的生产,这也是一笔庞大的订单,再加上发动机,除了电子系统,大部分都由你们制造,跟生产500架米格-29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了。”按照这种模式,苏联人生产500架超-7a的机械零部件,同时还提供发动机。唯一不提供的就是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这些电子产品。这样一来,确实相当于苏联国内生产500架米格-29。超-7a在设计上,跟米格-29比,甚至更简单一些。“对了,这500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是双发超-7b的机械零配件,可能生产工艺会做出一些调整,在模具方面只有少量需要重新制造,生产线方面,米格-29的生产线修改一下就能生产。”谢凯补充着。苏联的生产方式是专机专线生产,只要各种尺寸调整不是太多,生产起来效率奇高,质量控制也稳定。唯独不好的就是成本太高,只要差别大了,生产线就得重新设计生产……所以,在这方面,苏联也浪费了大量的成本,开发新产品的速度不够快。这次的合作中,苏联人只需要按照中方提供的图纸加工,按照图纸要求交付,非常简单,不需要去专门设计一条生产线。要不然,这会让苏联人亏死。不过,说不定他们也会去重新生产设备。毕竟苏联现在缺的是生产任务,不缺钱。缺钱了,国家加印就是了。404也得从以色列人手中拿到图纸,翻译好转交给苏联人,这样一来,交易会变得比较轻松。苏联人早已悄悄地商量地差不多了。此刻,作为航空工业部长的米沙维奇夫斯基对谢凯说道:“谢,对于这种合作,我方没有任何问题。”“既然合作没有问题,那么咱们再谈谈关于发动机的价格吧!”谢凯脸上浮出了一抹笑容。赵峥、王成峰等人这时才发现,谢凯之前东拉西扯那么多,甚至谈其它合作,所有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让苏联人降低发动机的价格。这让他们不得不佩服。对方可是一位才20出头的小伙子,却老沉得如同成了精的老狐狸!很多五六十岁的老江湖都没谢凯这种能力。对于谢凯再次提出谈发动机价格,苏联人已没有刚开始那样坚定了。继续僵持下去,谈不拢,500架战机的加工业务,也得废了。这次苏联人没像刚才那样,一直咬着200万的价位不松口。rd-33发动机的价格很快从200万降到了180万美元每台。只不过,谢凯依然不愿接接受这样的价格。他加价加得慢了,但是依然从160万加到了170万。在他看来,170万美元买一台rd-33发动机已是相当昂贵的。当初枭龙战机从俄罗斯买的rd-93发动机,与这个一样,也不过每台230万美元。那时的230万美元可没有现在值钱。“先生们,我们这可是不需要技术的!这比之前,已经增加了超过50%,如果贵方还得继续要这样高昂的价格,我们的合作,就无法谈了。”谢凯溅苏联人又咬死180万美元,怎么乐意?对方不仅想要开工率,还想要更大利润。太不地道了!他可不会想自己在占了多少便宜。奥列格.巴克拉诺夫看着谢凯,一脸不满,“就因为你们不要技术,所以才会降低价格。而且,我们利用自己的生产能力帮你们加工零部件,已经是看在友谊的份上,生产一款新的战机,我们需要制造不少的设备,这些投入,在没有了你们的订单后,都白费了。”对苏联人来说,谢凯实在太过抠门了。拿下那么多订单,仅仅只是装配一下,就从中获得很大一部分的利润。雷达跟航电系统这些值钱的,苏联都插手不了。谢凯居然还在发动机上压价。谢凯当即对着苏联一干人解释着:“诸位,这款战机的利润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如果不是价格低廉,我们也无法拿到多少订单。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再说了,咱们双方的电子技术都没法跟西方比,成本高,航电跟火控雷达就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苏联人何尝不知道?不过,按照他们的推测,中方的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总成本绝对不会超过400万美元。再加上发动机跟其它机械零配件,每架战机至少有超过300万美元的纯利润。所以他们并不打算让步了。即使rd-33发动机以1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最终也会跟苏联人预测的差了不少,如果不是对方丢出500架战机的加工业务,没得可能谈。2000台发动机,每台少10万美元,也是2亿美元。2亿美元可以干很多事情了,不说发射好几颗卫星到太空去,也能让另外一架安-225制造完工,甚至还有结余。谢凯也知道这几乎接近苏联人的底价,当初买rd-33发动机,以一台115万美元入手,不仅是因为当时美元汇率更高。当初苏联人需要订单,加上中方愿意提前支付所有费用,当时两国之间关系变得好起来,所以苏联方面并未考虑利益问题,很快才达成了协议。现在再想用那样的低价,肯定没可能。苏联人也知道,如果他们不提供的发动机,中方短期内绝对无法交付战机,超-7a也将陷入面临全面停产的状态。在目前的状况下,只能尽可能地满足苏联人提出的条件。他们也没有太过分,大家合作一起赚钱,双赢才是王道。王成峰等人一直关注着谢凯接下来会怎么做,以为谢凯又会停下来。谈判陷入胶着状态,无法突破的时候,先谈谈其它的,如同之前那样。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谢凯也没有太多表示。直接对苏联人说道:“先生们,咱们都各自退一步,175万美元!我方加五万,贵方让五万。如果还觉得这个价格无法接受,那么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这是我方能给出的最高价位了,我们的超-7a几乎不会再有利润了。”(三七中文www.37zw.net)

最新小说: 支付九十九元:为你缔造神秘葬礼 最后一作 影视之我要做主角 鼠年说鼠人 重回过去当老师 钻石宝地 重生之矿业巨头 相思万里云间,古风歌神实至名归 百岁人生 半岛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