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九百章 我的青春结束了

第九百章 我的青春结束了(1 / 2)

“姐夫要想的事太多了。”

“唉。”小清清无奈地长出一口气,一脸大人模样的忧愁。

傍晚时分,小武与小慧也回来了,两个丫头又带来了厚厚一摞订单。

“师父,还有这么多。”

张阳翻看着一张张订单,这些多数都是长安城各家权贵的。

她们俩人相对而坐,彼此按着手臂放松着,这一天的工作把她们累坏了。

小慧的指关节还绑着纱布。

俩人放松完四肢,就接着躺着,不想动弹了。

李玥见夫君也是一脸的愁容,低声道:“之后两月你们休息吧。”

小武和小慧都转头看来。

“产业都发出去了,我们家也没这么多事了。”

“嗯。”她们同时应了一声,也深感疲惫。

不过今年骊山将诸多产业都分出去之后,村子里确实轻松不少。

骊山村的生产和制度正在往精细化靠拢。

工作没有以前繁重,以前要顾着许多工厂。

张阳让李福,李明将这些订单都用油纸包好,送到工厂去。

在生产作业上尽可能地精细化同时,还要保证骊山的收益不下降。

张阳走入自己的藏书阁,铺开一张图,往后骊山能够卖的东西有很多。

摆钟只是意外收获,其实骊山本意上不想卖摆钟的。

往后骊山主要生产还是蒸汽机与火车相关的一切运输,都是巨大的利润。

这是一张关中铁路的布局图。

关中八百里秦川,平坦的道路适合建造铁路,如果可以打通黄河天堑,铁路能够一路铺到洛阳,彻底打通函谷关的桎梏,径直连通整个中原。

因铁路不可能从关中的南面越过秦岭,有且只有这么一条路,潼关就显得格外重要。

“姐夫,阎立本的图纸送来了。”

东阳捧着一卷纸放在面前。

铺开地图,是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穿过渭南,蓝田,新丰三县的交界处,也就是骊山要建设的新技术院。

如此一来,骊山的种种资源就能够轻便地运输到建筑用地。

不再以骊山为中心设计铁路,而是以技术院为核心,围绕长安城,一条通向长安城以西的泾阳与陇右,直到河西走廊。

另一条从长安城出发,以东一直连接到黄河。

翻过一页,张阳见到了第二页的规划,这条铁路按照原本的铺设继续衍生,工期规划上三月之内完工,骊山与长安的第一段,小试牛刀。

忙了一个夏天,骊山存了不少的铁轨。

小心安快步跑来,“爹,都准备好了。”

最新小说: 无限神座 青龙传之穿越时空的少年二 情绪小记 刘陈鹏诗集 遮天之无上巅峰 客官腻不腻 读画记 虎兔书客笔记 洗尘怨 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