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七十二章 骊山告关中书

第八百七十二章 骊山告关中书(1 / 2)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寒风从西北呼啸而来,明亮的月光笼罩着整片关中大地。

寒风带着雪花灌入涌入的长安城,大多数雪花都落在朱雀大街上。

倒是拥挤的房屋间的小道,鲜有雪花飘落。

寂静的皇宫中,偶有几个宫殿的窗前有火光。

崇德殿内,李世民正闭目听着李治念文章,所念的正是《骊山告关中书》,讲述的是发展规划。

骊山是一个喜欢做规划的地方。

但凡建设都要做好规划,好像骊山离开了规划就什么都做不了。

李世民皱眉听着,听到骊山要帮助其他各县一起致富,不由得眉头紧锁。

然后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继续听着。

“回顾骊山于贞观六年的三年规划,贞观九年的第二次三年规划,骊山取得了傲人的成效,即为了布局更大的生产计划,骊山有联合高陵县,泾河县,蓝田县的经验,此三县在生产规模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即关中各县统计人力与土地,布置良好的生产规划呈报于骊山,骊山愿与关中十二县合作扩大生产力分布。”

“已与骊山有过合作的乡县,各县当总结经验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多的反省并进行改观,骊山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扶。”

“大唐的未来皆以农事为本,骊山在鼓励生产制造不影响耕种的前提下,倡导各县继续保持农耕,保障作物多样化……”

听着李治将这篇文章念完,皇帝依旧板着一张脸。

关中各县愿意听骊山的声音,尤其是在铁路尝试之后,各县都在等着骊山的反应。

现在骊山给出反应了。

李世民笑道:“你这位姐夫还真有手段。”

李治问道:“父皇以为如何?”

“那日蒸汽机车,不过是张阳为了吸引关中的注意力,制造声势,有了当时的声势,现在骊山又拿出了这份告关中书,这文章才是他的目的。”

李治将手中的这张纸放下,沉默思索着。

“稚奴,骊山人平日里都是用这种口吻办事的吗?”

“回父皇,现在姐夫很少亲自参与生产,主要的生产规划由骊山各个小队安排,姐夫那边也是两位弟子在做调度。”

李世民抚须道:“你的这位姐夫无心社稷,倒是一心都在生产上。”

李治讪讪一笑,又道:“这也是为了社稷。”

骊山这份告关中书写得很特别,口吻也独特,李世民很喜欢这种文章,将以往的经验作为总结,再与所有的参与者共同畅想未来。

良久,李世民站起身叮嘱道:“既然离开了骊山,你就多陪陪你母后。”

“孩儿会时常陪在母后身边的。”

“嗯。”李世民还想告诫他少去玩闹,不过这孩子正是最玩闹的年纪,在坊间交几个好友也无错。

拍了拍他的肩头,李世民走出崇德殿。

等陛下走远了,公孙小娘子收拾着这里。

李治也开始收拾。

最新小说: 无用闲谈 我的姐姐张小玉 空梦之境 这就是红楼 冬忆秋散文集 从虐杀原形开始无敌诸天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玄离活着时候的猜想 影视世界从二十不惑开始 一天一诗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