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600章 先威后恩

第600章 先威后恩(1 / 2)

般阳书院。

被高氏族人称为司理公的高玮一袭白衫,走到顾知县前。

“书院开学,高家愿奉银百两,并捐田百亩,做为学田以及书院学生饭银。”

高玮是高氏长房当家,少年得志,他祖父高捷曾任浙江巡抚,外公王象乾官至兵部尚书。

他十四岁中秀才,三十岁高中解元,与兄弟同榜中举,三十七岁就中得进士,本来人生是十足得意的。

怎奈世道巨变。

大清入关后居然短短时间,就已经这般不济,他出任河间府推官,奉命下乡催粮更惨遭被俘,送到奉天学习了三个月,遣返回乡,却是多年苦读考取的功名全被革除了。

如今面对淄川知县时,连句学生都称不得了。

他壮年被废,遣返回家后,郁闷满怀,整天借酒浇愁,每饮则醉。他的兄弟高珩崇祯十六年中进士,先前往北京做翰林检讨,后来以母疾请归,随着淄川光复,也身份尴尬。

现在他自号紫霞道人,穿上道袍。

当年兄弟俩同中举人时,被人比做二陆,陆机陆云,二苏苏轼苏辙再生,何等风光。

顾咸受对这对高氏兄弟,心中倒有几分怜惜,顾咸受是昆山人,他兄弟四人也是非常有才学,四人都中了举人,还有一个中了进士。几个侄子里,还出了顾炎武这样的大才。

论起来,顾、高其实身份地位差不多,所以看到他们现在处境,不免有几分觉得怜惜。

对他们捐出来的这百两银,百亩地,他倒是收了。

地方士族乡绅本来也有这种助学传统。

何况,高氏家族在淄川占了许多田地,就算清理了那些寄名投献、瞒报侵占等后,也仍还有几千亩地。

而他们家现在没有功名,没有官爵,已经成了普通庶民之家,连个秀才都没了,又没有当兵、授勋的,是没资格拥有这么多田地的。

就算把田地都分到家族族人名下,可普通百姓一丁只能限田十亩,哪怕是一百个男丁,也只能有一千亩地。

多余的地只能出让或请得特许。

现在主动捐一些给书院做学田,还能获取些好名声印象。

高玮的丈人,张泰来和其叔父张中发,堂兄张泰瑞等也上来,代表张家也向书院捐银百两,田百亩。

张泰来曾有举人功名,他叔父、族兄也是举人,他父亲更曾是崇祯首辅。

但现在,他们同样被革除了功名,成了白身一个。

最新小说: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