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重生崛起于八十年代 > 【第111章】拆开画框

【第111章】拆开画框(2 / 2)

比如清代各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布告、契约,官府文书,那些玩意便宜的几块钱一张,贵的一般几千上万也到头了,常见。

当然,圣旨例外,那东西相对比较贵。

不过这会看着洪雨茜两人的样子,看来这张薄薄的纸绝对不是吴长庚一贯印象中的那个档次。

这是一份公告,对米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份公告!

没办法,吴长庚对米国历史和文化只了解个大概

还好,洪雨茜同赵雪接下去的一番话,让吴长庚明白了这份纸质公告对米国人而言有什么意义。

《米国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从脱离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的文告。

历史追溯到1776年的7月4日,米国国会通过由13州代表签字的《独立宣言》,正式脱离鹰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

然而,米国的独立并非由一纸宣言而体现,而是经过1775年至1783年,总共八年的血腥战争,英军战败投降,才有结果的。

不过,追求生命自由平等的《独立宣言》,仍然是米国以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米国开国元勋们经历了冗长严肃的辩论过程后,终于在费城栗树街(Chestnut Street)的独立宫(Independence Hall)内,签署了脱离鹰国人统治的《独立宣言》。在这份重要的历史文件上签字的,共有56名各界人士。

《独立宣言》定于1776年7月8日公开发表,7月的费城虽酷热难耐,但当费城人民接获这消息时,都以极其喜悦的心情传播这项消息,不少人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教堂更以彻夜不停的钟声,欢庆自由的来临。

这一天后来成了米国独立纪念日。那份宣言的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在米国华圣顿特区的米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展示——这份独立宣言也是米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当“米国人”这个概念仍未产生之前,住在北美13州土地上的居民,到底是些什么人?

以现代用语来说,他们都是“外来移民”,以鹰国人居多,也包括法国人、荷兰人和瑞典人。

早在1585年,鹰国人只要获得英女皇的一纸《特许状》,便有权到北美洲去开拓新天地。

《特许状》赋予鹰国人的好处是:只要在北美洲发现和拥有土地,都会是开拓者及其后裔的私有财产。因此在伊丽沙白一世时代,鹰国人大量到北美洲去。

然而,移民基本上有一个特点:刻意要摆脱在祖国所受到的束缚与限制,希望拥有自主的权力。

17世纪,鹰国人在缅因(Maine)州与南北卡罗来纳州之间建立了十余个小殖民地。这些地区大都是反对鹰国国教的教徒避难所。例如1620年登陆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以及1681年定居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贵格会(Quakers)信徒等。

这一类由开拓者组成的小型社区,在大西洋沿岸随处可见。他们是为了建立新家园,追求更自由幸福的生活才远涉重洋的,但是,祖家的统治者,却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枷锁,直到大西洋彼岸的觉醒。

当时一纸社会公约,便让政府和人民肃然起敬,默默遵守。政府也不敢违背超然的道德法则,因为这么做,就等于向人民毁约。此外,《独立宣言》酝酿的岁月,米国人也凭了对上帝的信仰,得到鼓舞,推翻了来自欧洲的殖民统治。

这个吴长庚知道,华夏的历史教科书中外国史那一部分就写着的,不过接下去的就是他之前不知道的那部分了。

鹰国苛捐杂税,鹰国议事堂在通过征税法案的时候,并没有坐着13州人民选出的代议士,而鹰国要米国一而再缴税,以补充因战争费用沉重而趋困的鹰国国库,这让米国人再也忍受不了了!”

因此,在那一年,有9州代表举行“印花税法案会议”(Stamp ActConference),采取联合行动对付印花税法案,同时派代表交涉。

殖民地报纸也有所反应,有些依规定贴印花,不过反对及拒贴的也不少,有些报纸反而在贴印花处或头版显要位置,贴上了一幅和“印花税”大小一般的骷髅图案。

尽管如此,税务斗争是没完没了的,鹰国人不断玩弄手段,他们虽然在1766年取消印花税法案,但又保留茶税。在这样的背景和气氛下,当事态发展至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市民乔装印第安人闯入海港,偷偷登上东印度公司的货轮,把它运载的茶叶一箱又一箱地丢到海里,北美人民已忍无可忍了。

为了报复波士顿倾茶事件,鹰国议会在1774年先后通过了“不可容忍的法案”,采取高压性措施,鹰国人不但封锁波士顿港,还动武,这可激怒了北美人民。

米国人于是在1776年,树立了《独立宣言》。

喜欢重生崛起于八十年代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重生崛起于八十年代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无聊的生活里混日子 我的刀塔 圆圆月亮在天上 与绝望博弈 我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 伴生面具 佑君安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星印诀 洋超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