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百岁福 > 承千年孝道 守一点明光

承千年孝道 守一点明光(2 / 2)

母亲从八岁开始跟着大人吸烟,一吸就是八十年,按她自己的话说,没有饭吃可以,没有烟抽不行。要保证老人家有烟抽。第二,必须保证有糖。老人吃饭喝水必须放糖,一周得吃一斤。第三,一天俩鸡蛋。早晚各一个,蒸成鸡蛋糕,放上酱油香油当菜吃。第四,一天一瓶饮料。豆浆,果汁或者奶。其他的,还有睡前两粒钙丸,早晨一粒果维。主食是豆沙包、小包、水饺和米饭。副食是香蕉、胡萝卜和芋头,以防便秘。秋冬每天加上一块固元膏,或者巧克力和奶糖。夏天是红枣大米杂粮稀饭,冬天多喝骨头汤、鸡汤。

这么丰富多样又适宜养生的饮食,一方面是得力于在医院上班的妻子的建议,一方面也是张锡光自己多看多学。60多的一个大男人,要做这些麻烦的汤和面食,还是有难度的。大概也是心诚则灵,花样繁多的饮食大多是他自己制作,从开始的摸索试验,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他还练就了一双厨艺巧手。

牛奶合面甜又香,红豆沙馅里面藏。五谷杂粮熬稀饭,各种营养齐又强。

身体健康重食补,老母饮食巧部署。上午时间紧又忙,心却踏实又舒服。

侍母诗屋

2010年2月,张锡光萌生了写诗的想法。就是在原来日记和食谱的基础上,如有什么特别感想,就写成诗,用毛笔写好贴在母亲居室的墙上。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不顺手,觉得自己写的不像诗,后来一想,真实的东西就是美的,老母亲识文断字,看了以后很高兴,也就自然了。一方面是自娱,一方面也是自勉。老母年近九十,能到目前的程度十分不易。要维持要提高,好上加好,也是有挑战的。

至今张锡光已有百余篇诗作,老母的屋子里满满贴了一墙。四砂的孙海林老师欣然写了“侍母诗屋”四个字。称赞他说,老娘尚在多多福,孝母功绩代代颂。

恪守守护

亲情、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巴金的这句话被张锡光老师放在了《锡光藏灯》的扉页上。

张老师是很健壮的人,这也许是因为他早年是从事体育工作的人。他并不像其他很多知名人士一样委婉含蓄,煞有介事。问及他孝敬的原因,也并不生发引申,认为完全是应该的。我又问他,老母亲对你小时候的教育有什么特别的吗,有没有岳母刺字孟母择邻那样的故事。张老师说,没有,我的母亲和其他的母亲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

张老师说,在侍候母亲的这几年里,我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很多。零七年我是重度脂肪肝,今年再查,正常了。这也许就是老天给我的肯定吧。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应该向你学习。我说孝敬老人是咱子女应该做的啊。

张老师的三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济南,一个在深圳,平时不怎么回来,逢年过节的,一家大小过来,也是先去看望奶奶。张老师4岁的小孙子也去看望太奶奶,还乖巧的给太奶奶点烟。张老师说起这些的时候,都格外高兴。

灯,默默的在黑暗里,却给了人们光明。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动人的美妙的伟大的事物是在那一豆光火里诞生。藏灯,是藏的历史和美。对灯的喜爱,是喜爱那光明和温暖。

百善孝为先,张锡光老师的亲历亲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希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孝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文:杨金仓)2010年

喜欢百岁福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百岁福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无聊的生活里混日子 我的刀塔 圆圆月亮在天上 与绝望博弈 我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 伴生面具 佑君安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星印诀 洋超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