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故事(2 / 2)

推哥摸出烟盒发给我一支烟说,“阿亮刚才故事的奖励,”我嬉皮笑脸,兄弟使不得使不得,手却出手如电将烟收入囊中.

推哥又问,“阿亮古代人考试是个啥样啊?知道吗能不能说说,不行叫王轩再给你一支烟”,我戏谑一笑,“略知一二,王轩的烟,我看跑不了啦.说到这考试,我想到一个特别离奇的故事,不过不急,咱们先说说这古代人考试场所贡院。”

我们今天中高考考试的场所叫考场,古代人考试的地方不这么叫,叫贡院,贡院是原来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各地举人来此应试,古代但凡献给皇帝的物品叫贡品,而这贡院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向皇帝贡献人才的地方所以叫贡院。

贡院始于唐朝,明清两代会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三月叫春闱,会试考三场,每场考三天。

考取的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中了便成为进士,前三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两代的贡院建立于明永乐年间,因为当时京城城隍和皇宫尚未完成财力物力有限,就用木板苇席等搭盖成考棚,(由于都是易燃之物,也为日后贡院失火,埋下了祸根)

四周围起先是荆棘围成的墙,大门五间称龙门,又鲤鱼跳龙门之意,中间三门上有横匾,中门上题“天开文运”。东门上题“明经取士”,西门上题“为国求贤”。贡院内的中路主要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和会经堂等。。。东西两旁则是低矮的考棚,又叫“号棚”,计有9000多间,贡院的四角还有了望楼。

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所谓“夹带”,即是把考试的答案或提纲藏在身上。如有夹带,则送刑部严办。

当考生进入考场的考棚后,就要锁门。称为“锁院贡试”,因贡院的外围四周是用荆棘围圈的。所以又叫“锁棘贡试”。考生每人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待试题发下来,明远楼上响起鼓声,应试的举子们就苦思冥想做起八股文来。因当时还没有钟表,就以点香为计时。

这一锁就是十来天、考生们考生只能孤零零地呆在考棚里,等考卷发下来,不过几个小时就得答完、活像蹲监狱、考试中常有考生把火盆碰翻、由于木板芦席皆是易燃之物、天干物燥干柴烈火、贡院着火便经常发生、

贡院的“锁院贡试”最怕着火,而着火的事件却经常发生,因此院内有很多大缸盛水以备救火。但杯水车薪,实是虚设。

贡院如果失火、那水会(消防队)都不能进去救你、只能活活烧死、因为过去贡院会试是国家最重要的恶选拔官吏的地方、所以此处不能又一丝一毫的舞弊行为、一旦作弊让皇上知道有时候、一牵连牵连一省、一省的举子禁止考试三年、主考官和一众监督官员还得治罪、

贡院着火的事件很多,如在明正统三年(1438年)的秋试,首试的头一天,就着了大火。最严重的一次,是明天顺七年(1463年),春试的第一天夜晚,考场着火,烧死了九十多个考生。明英宗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人们称为举人冢

。贡院屡屡失火,不得不改建,明万历年间的大学士张居正上疏皇帝,于是贡院改木板房为以砖瓦结构为主的建筑。使防火性能加强。在清乾隆时期,又把贡院修葺一新,竣工时乾隆还亲自去视察。并作诗,诗句中有:“从今不薄读书人”。

在贡院的明远楼旁有一棵元代古槐,相传这里是文光射斗牛的地方、(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人寻找,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出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剑出土后,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就没有了。此处表示文才惊天动地、诸位莫急、后文书中咱们也会说一说这龙泉太阿剑的故事暂且按下不表、)

所以叫它“文昌槐”。它的根部生在路东,主干弯曲向西,所以树冠呈在路西边。此槐长势如卧龙,相传此槐与考生的文运有关。因此考生们都要膜拜,以登龙门,故此槐为京城的名槐。贡院的科考也给附近的胡同带来了繁荣,如出现了售笔纸一条街的“笔管胡同”,有会馆性质的旅馆街道“鲤鱼胡同”、“驴蹄子胡同”(考生骑驴进京赶考住宿)等。其中鲤鱼胡同原本是一条小胡同,先叫“老人胡同”、后来改名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说有一位河南考生,因家里贫穷,凭着两条腿一步一步日夜兼程赶考。因他来晚了,住处全部人满为患,只得到老人胡同的一位老人家中借宿、老人很热心收留了他、

科举前三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一声炸雷惊起,大雨倾盆而下、紧接着从云端蹿出一条金光闪闪的东西、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书生又将如何、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101宿舍怪谈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101宿舍怪谈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最喜欢诡异了 呓语救赎 天野长歌 寻访山海经 案件收录簿 十二只老鼠在庭箱中 史上最狗血重生 迷雾之上 俄罗斯大妖僧 五仁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