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危局 > 第486 章 大明危局前传486

第486 章 大明危局前传486(1 / 2)

第四百八十六节 致命的细节

大明永乐十九年,二月,大明边境再度传来急报,鞑靼太师阿鲁台趁着过年期间再度劫掠边境城镇,由于已经太平了几年,边境的军民都有些懈怠了,让阿鲁台的鞑靼军轻易便得了手,劫掠甚多。

军报传到北京皇城之时,老皇帝正在与内阁议事,正说着减免山东税赋,赈济青州和莱州等地好让山东的百姓休养生息的缓上一缓。而且近来南方广东沿海倭寇又有重新成势力的样子,也要派兵征剿。

恰在此时,边境加急军报送到,老皇帝看完之后一时怒不可遏的吼道:“阿鲁台这该死的老狐狸还真是可恶,居然敢趁着过年劫掠我大明边境,看来朕在新都稳定之后也该教训教训这些不老实的鞑子了。”

内阁首辅杨荣连忙回道:“陛下息怒,鞑靼已经数年没有寇边,此时忽然前来劫掠,或许还有其他隐情,陛下还是等所有情报汇齐之后再做定夺,”老皇帝嘿嘿冷笑道:“不管有什么隐情,敢劫掠我大明边境,就是死罪!”

内阁大臣杨士奇也连忙说道:“陛下且容臣一言,自陛下上次北伐至今才不过数年,加之近年来灾害不断,又有山东白莲教祸乱,陛下的休养生息之策还未得以全部实施,我大明此时还不适宜再度对外大战啊!”

老皇帝有些烦闷的摆摆手道:“你们说的道理朕明白,可我大明的边境百姓不能白白受害,朕若是不能保境安民,那还做什么大明的皇帝?迁都到北京以示天子亲守国门的决心又有何意义?”

内阁大臣金幼孜适时的劝解道:“陛下曾亲封阿鲁台为和宁王,阿鲁台也一直遣使进贡,今番忽然劫掠边境也属于是臣子之过,按大明的礼法,臣子犯错,陛下应该先遣使诘问,使其知错能改,若是其依然冥顽不灵陛下再行征讨不迟。”

老皇帝有些不悦的摆摆手道:“罢了,那你们就快些遣使去问问这老狐狸究竟意欲何为吧,朕也乏了,今日便议到这里。”一看老皇帝余怒未消,内阁大臣们也知道其他事也商议不了了,只能无奈的起身施礼告退。

待得内阁大臣走远,老皇帝才对身旁的海寿问道:“柳升到哪里了?”海寿连忙回道:“回禀陛下,柳升接陛下旨意后并未在家过完元宵节,而是只在家住了一晚第二日便出发了,此时应该已经到达边境的苍崖戍。”

老皇帝点点头道:“嗯,还算他有些自知,选了苍崖戍这样的荒凉苦寒之地,可知他带了多少亲卫?”海寿依然平静的答道:“柳侯爷这次是真的下了决心了,只带了十个亲卫就赶赴了苍崖戍。”

老皇帝这才满意的笑笑道:“好,有了这次的磨砺,希望他能变得沉稳些吧。对了,朕让你兼着监管东厂的差事,你可曾用心盯着?”海寿连忙答道:“陛下交办的差事奴婢怎么敢不用心的,奴婢天天都看着东厂那帮猴崽子的。”

老皇帝微微皱眉道:“那你给朕说说看,东厂近来都在忙些什么?”海寿悠悠回道:“东厂撒出了人手在各个朝臣府里盯着,只要他们对陛下有不臣之心或是背后议论诽谤陛下的言论都会立刻上报。”

老皇帝微微点点头却面无表情的问道:“还有呢?”海寿也是察言观色的老手,自然知道老皇帝并不满足于此,于是接着说道:“还有,各个王府里也都有人盯着,东厂的人可不同于内卫,他们还需要个差事的身份,所以难免会有差事在身无法分身的时候,而东厂的人就只是潜藏侦缉,所以绝无疏漏。”

老皇帝这才面色和缓了些的说道:“朕知道,朕的这些亲族没有一个是安分的,可只要他们不越矩,朕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可若是再出现齐王那样勾连白莲教反贼的,朕也绝不姑息,东厂就替朕送他们一程好了。”

海寿躬身领命道:“奴婢记下了,奴婢这就把陛下的口谕传下去,该怎么做,马云和刘怀礼都省得的。”老皇帝微微点了点头,先前几位涉事的王爷都是马云和刘怀礼送走的,做的都是干净利落没有留下把柄,他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宣布谁病逝就行。

这些事,内卫和锦衣卫来做的确不合适,只有东厂的太监来做才不会留下什么麻烦,老皇帝最初设立东厂的初衷,其实就是专门针对皇族的,只是后面的演变也着实是让这位英明了一生的老皇帝想不到的。

老皇帝继续问道:“那东宫和京师大营如何?我这两个儿子最近都在做什么?”海寿再度悠悠答道:“太子殿下每日除了处理国事便是读书,前些时候太子妃不在北京,太子殿下频繁临幸了几个宫女,太子妃一来自然就收殓了。”

老皇帝呵呵一笑道:“皇后真是慧眼如炬啊,还真是只有这样的太子妃才能管得住我这个儿子,那高煦那边如何?”海寿回道:“汉王殿下那边除了每日的例行巡视京畿内外,便是在大营中教授定国公如何带兵如何训练,并未有别的事。”

老皇帝点点头道:“我儿高煦倒是重情义的很,只为了小时候的那一点恩情便将徐景昌当成了亲兄弟一般,也着实是叫人欣慰啊。”海寿也谄媚的说道:“是啊,汉王殿下的仁义是传遍了军中的,连宫里的人都知道。”

老皇帝点点头道:“就看看他们能安分几天吧,可还有别的事?”海寿略一犹豫,还是如实回道:“回禀陛下,还有一事未及禀报,那在长安宫里自省的王贵妃没能熬过年关,在除夕前病殁了。”

老皇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道:“病殁的?什么病?哪个太医诊治的?服的什么药?”一听老皇帝的连番问话,海寿便是心中一惊,连忙扑通一声跪下道:“陛下容秉,只因此事过于蹊跷,奴婢也正在暗查。”

老皇帝嘿嘿冷笑道:“暗查?那可有眉目了?”海寿不敢再有犹疑隐瞒,连忙回道:“据长安宫幸存的人交代,是张贵妃带着太子妃去长安宫探视说王贵妃有病的,还说是王贵妃怕被别的宫笑话,重病缠身了还硬撑着说没病,张贵妃还将药给了一个角连生的小太监,让他找王贵妃贴身的太监给他服下。”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