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危局 > 大明危局前传98

大明危局前传98(1 / 2)

第九十八节 节外生枝

看着怀中的朱瞻基,皇帝朱棣的思绪有些纷乱,童言无忌的话语,也让他的疑心病又犯了,没人能理解这位皇帝的思维方式,也没人能真正搞懂他心里在想什么,中跟都只知道这位皇帝陛下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想法和决定。

忽然听得朱棣突然抬头问道:“世子妃,你知道朕当初为什么是要高炽娶你,而不是高煦么?”世子妃张茵吓的连忙跪倒在地回道:“陛下自是为了孩儿们好。”朱棣笑笑道:“是,那时候高煦不成器,不但不学好还整天就知道胡闹闯祸,在北平都已经成为一害了,那时朕都已经对他不抱希望了,原本,皇后是想让你嫁给高煦帮他收收心管束一二,可朕觉得那是害了你啊,张麟是朕的好兄弟,对朕有恩,朕自觉不能亏待你们张家,这才让你嫁给了高炽,只是朕也没想到,怎么一打起仗来,这高煦就完全变了,早知如此,朕就该早些带他去战场历练才是。”

朱棣难得说了这么多话,世子妃张茵也一直仔细的听着,他不知道朱棣到底想要说什么,更不知道朱棣今日这些完全不知所云的话到底蕴藏着什么深意和玄机,她只能让自己努力的记下来,然后再慢慢揣摩慢慢想,实在不行,就去问问世子府的幕僚们有什么看法。

朱棣说完这些,似乎也轻松了些,看看张茵笑笑说道:“朕知道高煦曾钟情于你,你也有意于他,却生生被朕拆散了,为此皇后还一直埋怨朕棒打鸳鸯,还好你与高炽婚后相敬如宾,甚是恩爱,如今瞻基已经六岁了,高煦的孩儿瞻壑也一岁多了,能有这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朕心甚慰啊。”

张茵连忙回道:“父皇天纵英明,所做的决断自然都是对的。”朱棣哈哈一笑道:“你们不怪朕就不错了。而且世子想做太子,朕知道,你来找皇后是为了什么,朕也知道。朕只是希望,一家人到最后莫要成了仇人才是。”

听得朱棣这话,张茵吓得拜服于地,瑟瑟发抖,连忙谢罪道:“父皇恕罪,孩儿知错了。”张茵自以为做的极其隐秘的事,其实皇帝早就都知道,若是皇帝要追究,这可就是死罪啊!世子不被废黜就是好的了,哪里还有争太子的份?

没想到朱棣却只是笑笑道:“罢了,起来吧,你也无需惶恐,这算不得是什么大事,况且你能一心为了高炽着想,这很好,这也是作为妻子的本分,朕不会怪罪你的,只是皇后身体不好,你多带着孙儿们来看看他是好的,但切莫让她再为这些事烦心了。”

张茵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施礼道:“孩儿知道了。”就在众人都以为事情差不多结束了的时候,却听得朱瞻基在朱棣的怀中忽然说道:“皇爷爷,您还是让二叔做太子吧。”这话一出,张茵又着实吓了一跳,这孩子怎么这么胡闹的?朱棣却惊喜的问道:“哦,好孙儿,你倒说说看,这又是为何啊?”

朱瞻基小眼珠一转说道:“因为二叔更像皇爷爷啊,孙儿听说将军们见到二叔就像见到了皇爷爷一样恭敬,二叔可神气了,可比孙儿那个书呆子爹爹强多了,所以就该二叔来做这个太子。”朱棣闻言,面色不变,脑中却轰然作响。

连这小孩都知道军中对朱高煦奉若神明?将军们见到朱高煦像见到了自己?这还了得,立太子是为了选储君,可不是要选一个能马上取代自己的人,自己才做了两年皇帝,还想继续做下去呢,看来自己这两年对朱高煦是过于骄纵了,也是时候该压一压了他了。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得看向了远方,确实,连自己的御林四卫之一的天策卫都赏赐给了朱高煦做护卫了,而且这还是朱高煦主动向自己索要的!既然军中将领都尊敬他,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要建天策帅府了?接着就是做第二个弑兄逼父的李世民了?

想起李世民带着天策帅府的将军们发动玄武门之变夺位,朱棣就心中一寒,这御林四卫朱高煦不要神策卫和其他两卫却偏偏要天策卫,难道真是无心的?难道就不是想学李世民?朱棣心中疑心一起,之前的所有想法都在瞬间崩塌。

这么看来,此时还是那个体弱多病又宽厚懦弱的长子朱高炽比较安全啊,那不如,就先让他做太子吧,也借此先杀一杀次子朱高煦的锐气也好,至于以后如何,以后再说吧。反正自己还正值壮年,朱高煦也的确还需要再历练,年轻人多受点挫折和打击,也是好事。

就这样,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意外变数,就因为孩童朱瞻基的一句话改变了,也让朱棣瞬间就定下了先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至于后来解缙等人的进言也好,什么“好圣孙”之类的理由也好,无非都是找一个托词和借口罢了。

真要是朱棣铁了心一定要立朱高煦为太子,那如今这朝中一二品大员全是被朱棣威压慑服的人,不敢和他唱反调,武将们又都支持朱高煦,单靠这些五六品官员组成的内阁支持朱高炽又能如何?根本翻不了天的!

终于,大明永乐二年四月,皇帝朱棣下诏,册封世子朱高炽为太子,世子妃张茵为太子妃,朱瞻基为皇太孙。并且将汉王的封地从广袤的云南改封为山东的乐安。这一下,汉王的封地看似离南京近了,面积却小了十几倍,并且责令汉王交出兵权就藩,镇守燕云的重任交由大将丘福担任。

就在朝中大臣以为汉王失势,纷纷倒向太子府 时候,没多久,皇帝却又下诏增加汉王的护卫,由一部护卫增为三部,而且天策卫也依然留给汉王并没有收回,这等于承认汉王在乐安有了天策府一般。这一下,大臣们却又看不懂了,这皇帝陛下到底是要干嘛?

~~~~~~~~~~~~~~~~~~~~

在刑部大牢里虽然过的清苦却也悠闲度日的蒙禹在听完卢方给他讲述了这两个月来的各种朝局变化,又听杜宇说了汉王殿下的苦恼之后,笑笑对杜宇说道:“陛下还正值壮年,自然怕再闹出个执掌天策帅府造反的秦王李世民来,陛下这又打又抚的,已经说明一切了。”

杜宇点点头道:“这个倒也有人对殿下说过,那蒙先生能不能替殿下想想,现在他该做什么?”蒙禹摇摇头道:“这不是我该说的,也不是我该做的。”杜宇眉头微皱的说道:“蒙先生还是不愿意为殿下效力?”

蒙禹笑笑道:“我还要考科举入仕途,太早就卷入这些王储纷争里极为不妥,若是我以后有幸进了翰林院,或许还会成为东宫侍读,我若此时就投效汉王殿下,真到那时就更加尴尬了,还请杜兄谅解。”杜宇长叹一声道:“好吧,我知道你志向远大,我也不强求你,那你就当说一句闲话总行吧。”

蒙禹笑笑,看看自己这个难得的知己,也不想太拂了他的面子,想了想对着卢方说道:“卢捕头,听你方才的讲述,其实陛下或许是在有意磨练汉王殿下,所以,汉王殿下此时最该做的,就是放下一切,什么都不做,安心的呆在乐安,多多修身养性就好。”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