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危局 > 大明危局前传102

大明危局前传102(1 / 2)

第一百零二节 思维怪异的皇帝

大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秋。

皇宫里,听着纪刚的汇报,皇帝朱棣也颇为惊讶,这纪刚的办事效率也太高了吧,这才一天功夫,这么棘手的案子就基本查清了?朱棣不由得开始为自己任用纪刚的英明决定颇为欣慰,有了这么能干的锦衣卫指挥使,那今后谁还敢在自己眼皮底下捣鬼?

纪刚捡着对自己有利的汇报完毕,最后说道:“经臣详查,此事的确与陈大人无关,永新伯也是被人蒙蔽,是否需要臣到长沙彻查谷王,还请陛下明示。”可等到朱棣全部听完了,却又觉得有些不对了,朱棣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一时陷入了沉思:不对,这太容易了,纪刚就算再能干,也不可能这么快查清这么复杂的真相,这或许只是某些人故意要让他查到而已。

朱棣的疑心一向都很大,这一点蒙禹早就料到了,所以他原先安排的,是让纪刚先斗陈瑛再审许成,这一趟下来,最起码要两三天时间。可是纪刚却从接到这个案子开始,就把它当成了一次让自己手中的权势更加煊赫的途径。

所以,纪刚对于这些可以先抓陈瑛再抓许成的证据一概压了下来,用来折服了一文一武两位大员为自己所用,今后有了这两人帮忙,他就可以进而再去折服更多的官员,于是纪刚想了一夜,才编出了一套完全针对谷王的说辞,而把陈瑛和许成撇清了。

朱棣想了想,看看纪刚道:“你查办的如此之快,可是有什么人从旁协助啊?”纪刚一听,历时惶惑不已,他一直最畏惧的就是朱棣,而他利用朱棣对他的信任才刚刚有所行动,自然生怕暴露了,难免是有些心虚胆寒的。

纪刚只能努力保持镇静的回道:“回禀陛下,这些日子陈大人为了自证清白,其实已经协同刑部和应天府探查了几日,有些线索就是陈大人交给微臣的,而臣再仔细盘查永新伯之后,结合先前的证据,才确定这伙贼人就是手持谷王名帖请永新伯通融的那伙人。”

朱棣这才点点头,如此倒还说得过去,这纪刚无非是把功劳据为己有罢了,可会不会那陈瑛也是被人利用的一环呢?朱棣看看惶惑的纪刚,满意的笑笑道:“那你说这伙贼人又为何偏偏要打着陈瑛的名号行事?”

纪刚如释重负的回道:“陈大人之前曾经弹劾谷王过于骄横跋扈,擅自处罚大臣实为逾矩。臣想谷王或许因此怀恨在心,此举一来可以敛财,二来可以嫁祸陈大人,这三来么,便是向陛下示威。”朱棣一听,眼睛立刻眯了起来,这可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纪刚跟随朱棣多年,自然知道此时极为凶险,大气都不敢出,果然,良久之后,朱棣才点点头道:“朕是因为反对废帝削藩而起兵,自然要对这些藩王好些,这谷王又是首功,受些优渥恩宠也是应该的,他要责罚朕的大臣对他不敬,朕也允了,你说他还想怎么样?”

纪刚连忙回道:“这个臣不敢妄测,臣请带人去往长沙详查,一定为陛下查明真相。”朱棣微微摇头道:“不行,锦衣卫过于招摇,你一旦带人去长沙,所有藩王都会人人自危,朕可不想再有什么变故。”纪刚犹疑的问道:“那请陛下明示,此事该如何了结?”

朱棣想了想,正要回答,却见大太监海寿匆匆进来禀报道:“启奏陛下,安南国使节说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要立刻觐见。”朱棣的眉头再度拧了起来:“朕已经封胡苍汉为国王,他们还想做什么?”海寿回道:“他们还带了一个人来,说是先陈朝的王子。”

“嗯?!”朱棣目光一凛,在靖难初期,这安南国发生了政变,出身大族黎氏的宰相胡一元发动政变,推翻了陈氏国王,并把陈氏赶尽杀绝,改国号大虞,自称是虞舜的后人,而后胡一元又把王位传给了儿子胡苍汉,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监国。

朱棣靖难成功之时,安南已经改朝换代两年了,也就没有打算追究,只是遣使责问,而胡家父子也很知趣,立刻派了使团携带大量贡品来南京朝拜,并且说明陈氏已经无人,请求朱棣册封他们为国王,朱棣一看他们也还算懂事,既然陈氏已经灭绝,那就做个顺水人情册封了胡苍汉为安南国王。

可这安南的使团还没走,怎么又冒出个陈氏王子了?这胡家父子到底想干什么?这属国之事可比眼前的事大多了,朱棣摆摆手对纪刚说道:“你且退到一边,等朕先见见安南使团再说,你也从旁看看。”纪刚领命退至一旁,海寿则去宣安南使团觐见。

安南使团一进来就呼啦啦拜倒一片,悲怆的呼喊道:“请陛下为我们做主啊?!”朱棣摆摆手道:“究竟何事,细细说来。”为首的使者说道“启奏陛下,我等皆是安南的陈朝旧臣,那胡氏父子篡位之后杀光了陈氏王族,我等才被迫归顺,如今仰仗陛下洪福,这陈氏还有一个王子陈天平在大屠杀中逃往澜沧王国后又辗转来到南京,还请陛下能助其复国啊。”

朱棣看看那逃亡数年的王子道:“你就是陈天平?怎么会这么许久才在南京现身?”陈天平连忙回道:“回陛下,当初胡氏父子残杀我陈氏族人时,臣下幸得忠臣保护,躲过搜查又跟随商队逃往澜沧王国,为了不被胡氏父子的党羽发现,臣只能隐姓埋名四处躲藏,直到有漕帮的商队返回中原,臣才央求其带我同来,到了岳阳见到漕帮帮主后,臣却无法证实自己的身份,便只能继续等待,直到臣听说有我安南使团到了南京,这才赶来请他们作证,天幸使团中都是旧识,这才得见陛下龙颜。”

朱棣仔细看看了陈天平,倒也确实像是安南陈氏王族的人,朱棣立刻便在心中权衡起来,这陈氏一向都以大明为正朔,可这胡氏上台之后,更多的却是阳奉阴违,更变相的侵占了大明的一片国土,至今也没有归还,如果能重新把陈氏扶上位,或许确实是好事。

想到这里,朱棣点点头道:“那胡氏父子弑君篡位又欺瞒于朕,着实可恶,你既然能见到朕,那就是天意,朕不会不管的,你先在驿馆住下,朕这就遣使前往安南,让那胡氏父子让位于你。”陈天平和使团一听大喜过望,千恩万谢之后欣喜的退下了。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