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危局 > 大明危局前传:布衣鬼才45

大明危局前传:布衣鬼才45(1 / 2)

第四十五节 战无心

练子宁看看蒙禹,欣慰的点点头道:“难得你能考虑的这么长远,也难得你将天下的安危放在前,自己的私人恩怨放在后。其实不瞒你说,陛下先前也曾下密诏给鬼力赤,愿意暗中协助他掌控草原大权,但条件就是他向我大明臣服。”

蒙禹点点头道:“若是如此,那倒是可以一箭双雕。”练子宁好奇的问道:“如何一箭双雕?”蒙禹说道:“据晚生分析,那额色库多次说到鬼力赤有大事临近,应该是和北元皇帝之间的矛盾快要爆发了,所以,此时我们不妨先任由李景隆将军械火器弄出去,然后留下他的证据,待到草原内乱爆发后,再举证李景隆的不法之事。”

练子宁微微点点头道:“你也该知道,如今的情势岌岌可危,能不能惩处李景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先为我大明争取一段修养生息的时间吧。”蒙禹闻言一怔,听练子宁这话里的意思,已经不对建文帝取胜抱有希望了啊!

怎么自己才出去不到两个月,就转变这么大呢?难道这段时间里,朝堂之上又发生了什么重大的转变?能让心坚如铁的练子宁都心灰意冷了,这转变绝对大的惊人啊!蒙禹有些疑惑的看看练子宁,小心的问道:“练大人,可是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练子宁苦笑摇头道:“此事也不是什么机密,告诉你也无妨,燕军意图南下后,有人劝陛下议和投降,陛下动摇了。”“什么?!”蒙禹闻言也很震惊,这建文帝大半江山在手,百万大军在握,目前也还胜负各半,居然就会有投降的想法,这确实真是太伤这些忠臣的心了!

练子宁微微摇头道:“幸而,这事被我们几个死谏阻止了,可你要知道,此事若是传到军中,必定会导致军心动摇啊。”蒙禹点点头,决战之前最上层居然有投降的念头,这乃是兵家大忌啊!可建文帝究竟是怎么会生出投降的念头的?练子宁没有说,蒙禹也不好问。

就在此时,门口有人急匆匆派来禀报道:“大人,刚刚送达的紧急军报,燕军在淝河渡河,平安将军率军从宿州奔袭,却中了燕军埋伏,损失惨重,只得退回宿州,燕王主力继续南下,铁弦已率兵驰援。”练子宁眉头紧皱的挥挥手,来人退走。

练子宁微微一叹道:“看来燕王孤军南下意图已明,最后的决战,就要到来了。”蒙禹看看墙上挂的态势图,疑惑的问道:“看来燕军准备避开淮安从凤翔进兵南下啊,怎么只有平安、何福在此阻挡?这驸马梅殷的四十万大军,是不是该动一动了?哪怕分出一半来也好。”

练子宁摇摇头道:“兵部已经下令,但梅殷回复,燕军只是故作疑兵,一旦淮安驻军有变,燕军必将打穿淮安进逼南京。所以淮安守军,动不得。”蒙禹眉头微皱的说道:“梅殷的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并不全对,此时燕军的目的是明确的,可进兵路线却有很多条,虽然打淮安是最快的,但燕军不可能去和四十万守军硬碰硬,所以,燕军肯定会走凤翔一线,可不管是平安、何福、陈晖,还是盛庸、铁弦、徐辉祖,他们手上的兵力都不足以和燕军决战,只有梅殷的大军可以压制燕军,若是梅殷坚持一味自保,则南京危矣!”

练子宁点点头道:“盛庸和铁弦给陛下的上书里也是这么说的,可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提议召回梅殷,可陛下似乎也没准备换将。”此时,蒙禹终于知道练子宁脸上为何满是深深的疲惫和无奈,为何对取胜已经不抱希望了。

若是梅殷已经出了问题,手握四十万大军却按兵不动,那等于就是帮燕王按住了一半的朝廷大军啊,他什么都不需要做,甚至连叛变投降都不需要,只需要装出死守淮安的样子就行,可偏偏,从建文帝的角度来说,此时还真是骑虎难下,想换梅殷都难了。

蒙禹终于知道,这诡谲的朝堂,真是一步错则满盘输,自己当初还是把这错综复杂的朝堂想的过于简单了,这骑墙观望的,甚至通敌的,绝不止一个李景隆啊!究竟有多少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已经串通燕王已未可知。可是梅殷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对于他来说,若是建文帝获胜他所获得的功勋绝对高于燕王获胜啊!

这真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而此时也已经无暇再去深究,就算最后又发现了梅殷和燕王之间的什么惊天秘辛,也已经于事无补,现在最重要的,只能是彻底清查南京朝堂里到底还有多少吃里扒外的家伙。

听完蒙禹的建议,练子宁依然还是无奈的摇摇头道:“这个我们也想过了,可惜,查不了,也查不清,如今通敌嫌疑最大的,全是皇亲国戚,除了曹国公李景隆,还有大都督徐增寿、驸马都尉王宁等等,哪个能查,又哪个能动?这些人,除非是陛下亲自去,否则谁都动不了啊!”

这一下,蒙禹是彻底无语了,每次面临这样无奈的朝局,他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不是凭借聪明才智就能解决得了的,也不是耍些手段就能改变的,此时,他终于明白了,齐泰、黄子澄、景清、练子宁还有恩师黄观这些书生文人大臣,治军施政或许确有缺陷,但说到洞悉朝堂,绝对不会比谁差。可面临这样的朝局,就算把历代大贤找来估计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布衣举子,他能想到的,这些大臣大多都想到了,就算是他们没想到的那些,也是根本做不了的。

明主贤臣,是相辅相成的,缺了贤臣,明主无非功业受限,可若是没有明主,贤臣却难有作为。而明主贤臣也需要大环境,其实建文帝的改革策略并不坏,这个以愚孝著称的皇帝,也还是很聪明的巧妙推翻了很多朱元璋定下的不合理政策。

可惜,若是太平时代,这帮君臣或许也会创造出一个盛世,也会被列为明主贤臣的典范,可惜,偏偏赶上这样的时代,建文帝登基,十三位手握军权的亲王环伺,这削藩才开了个头,便迎来了大乱,这不善于军事的君臣几人,立刻就成了天下人的笑话。

最后,蒙禹只能最后对练子宁说道:“练大人,有一事若是告知陛下,应该可以让陛下坚定固守的决心,让他不再听信谗言摇摆不定。”练子宁立刻问道:“哦?是什么事,你且说说看,若是真的可行,老夫一定试试。”

最新小说: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