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三部第一章 底线

第三部第一章 底线(1 / 2)

鬼子六及其从属被消灭在北京城一带,宣布了国内战争告一段落。南方的曾国藩一向一朝廷正臣自居,他所代表的势力是绝对不会与杨一代表的皇帝对抗的,而太平天国的残余石达开虽然仍拥兵数十万,但被新军和湘军死死的压缩在武昌和南昌这两座城市内,北京战事一了,杨一就把注意力又投向了南方。

南方实在有太多事情让杨一牵挂,石达开的部队收编的问题,沈家的问题,还有南方沿海工厂往内地迁移的事情。西方列强的新一轮侵略迫在眉睫,杨一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一队快马出北京朝南而去,领头的正是当朝重臣杨一,做别了留守北京的张键和聂士成,杨一带上几十个警卫,立刻南下。临行前和兰儿告别的一幕却历历在目。

“如今天下初定,南方乃国家税赋重地,也是洋人攻打的首选目标,我不得不立刻南下。”

“你就这样走了,那北京怎么办?”

“没事,我都交代好了,以后你有什么事就和张键他们商量着办,有胆敢捣乱的,杀了就是。这天下就是要大乱之后才能大治。该怎么做我都交代好下面的人了,你之管安心的当你的太后就是。”

临别别前的兰儿一点都没有历史慈禧的风范,历史那个乾纲独断,心狠手辣的慈禧已经成了一个缠绵的小妇人,想的只是如何与自己的男人多一些缠绵的时光。可南方的一切又是这么的紧急,不由杨一来得半分犹豫。

马队一路南下,沿途早以备好代用的马匹,随身保卫杨一的是余薪和赵本初俩。这两位出自沈家的武林好手,如今以彻底成为杨一的人。余薪和赵本初至今还清晰的记的,通州成内,杨一和张键把他们两人叫进去说话时的情景。

“两位先生,有一个问题我必须确认,你们二位出自沈家,我想知道,你们今后是忠于沈家好是忠于我杨一。”杨一一改往日和善的笑脸,严肃的问两人。就连一旁的张键神情也显得格外郑重。

“大人,您和沈家不是一家嘛?我们忠于任何一家都应该不是问题吧,都一样是为您当差。”余薪小心翼翼的看着杨一面部表情的变化,轻声的回答杨一的问题。

杨一冷冷的一笑道:“这个问题很严肃,沈家是沈家,我是我,不可以混为一谈,现在我需要的是你们一个准话,我相信你们会如实回答。我也不逼你们效忠我,你们可以选择继续只效忠于沈家,但这样你们就得离开我,我不想自己的的身边还有别人的耳目。”

两位是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杨一说的是什么意思。杨一说的没错,也没冤枉他们,他们身上的确肩负着沈家赋予的另一项秘密的任务。表面上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问沈家和杨一传递情报,同时还要保护杨一的安全,但暗地里他们还负责监视杨一的一举一动,定期把杨一的情况向沈清霜做详细的汇报。他们素坐的一切,杨一早就有所察觉,并通过其他的渠道得以证实。杨一之所以一直没有揭破,主要是时机没到,另外杨一也想争取这两人的绝对忠诚。余薪和赵本初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一。

一直以来,杨一对他们的尊重和器重,是他们以前在沈家所没有得到的,沈家充其量把他们当做了两个奴才,当年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卖身进了沈家。沈清霜把他们派到杨一身边后,他们渐渐的被杨一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内心的深处已经把杨一当成自己的主子,只是由于以前和沈家的关系摆在那,使他们有所顾忌。-如今杨一要求他们绝对的忠诚,这就以为着,他们一旦答应,今后就与沈家不能再有任何瓜葛,以他们对杨一的了解,知道杨一一定会把他们当成最心腹的人来看待。

思之再三,两人通过眼神交流一番后,终于痛下决心,反正当初沈清霜让他们两人跟着杨一的时候交代过,绝对要服从杨一。这就是说他们已经是杨一的人了,杨一要求他们的绝对忠诚,也是无可厚非的。一番心里斗争后,余薪上前回答杨一道:“如果大人信的过我们,那请大人放心,我们的忠诚绝对没有问题。”士为知己者死,通过这些年的相处,他们认为杨一就是他们的知己,跟着杨一绝对没有错。

#¥%—……*()

杭州城依旧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再一次回到杭州的胡雪岩,心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通州离开的时候,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在几个士兵的陪伴下一路南下,胡雪岩有一种内监视的感觉,有一种被押送回乡的感觉。归来的路线并不是走水路,而是走的陆路,通州城外一辆早以准备好的马车 载着胡雪岩一路马不停蹄的南下。一路南下,胡雪岩心灰意冷,估摸着自己时日无多了。十天的旅途劳顿后,胡雪岩意外的在南京城里谒见了新军留在南方的最高军事领导---刘铭传,而不是胡雪岩预计中的沈家的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胡雪岩把杨一的信件交给了刘铭传。石达开同意投降后,杨一让刘铭传留下大部分部队在鹰潭继续监视,而刘铭传本人被封为两江总督,坐镇南京。刘铭传看了 杨一的信件后,立刻调集兵马,秘密的带着胡雪岩来到杭州。杭州城防都是由新军把守,刘铭传他们进城也没有惊动任何人。

看到刘铭传的举动,胡雪岩这才明白,杨一是要对沈家的人下手了,压抑在心头多日的阴霾一扫而尽。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但胡雪岩的心却是火热的,胡雪岩头一次发现,这世界上还是有公道的,尽管他以前也相信,但从没见到过。杨一在给刘铭传的信上说了什么胡雪岩不敢妄自猜度,但胡雪岩知道一定是杨一授意刘铭传对沈家动手了。

杭州知府唐建慧最近过的很惬意,自打和沈家的娘舅拜了把子后,双方是兄弟相称。平时在官场上,只要提起自己是沈家娘舅的把兄弟,不论大小官员,都会给自己几分薄面,说话也客气许多。在唐建慧看来,只要靠紧了沈家,今后自己在官场上的飞黄腾达应该是指日可待。且不说官场上的好处,但说沈家给自己的辛苦银子,那就十分可观。俗话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官场上唐建慧还算清廉的,除了沈家给的好处,平时唐建慧也没从别的地方乱拿银子。沈家的银子唐建慧拿起来放心,正如他的把兄弟沈家的娘舅说的那样,凡事有沈家抗着,挨不到他的头上来。

沈家那为娘舅是沈家老夫人嫡亲的堂兄弟,唤作罗严,原本也是个破落家庭的出身。沾了沈家的光彩后,沈家夫人照顾他,出资在杭州开了个钱庄,让罗严在这主事。由于他和沈家夫人是近亲,加上沈家老夫人在家里能做主,罗严逐渐成为了沈家在杭州的代表。初到杭州的时候,罗严在生意场上还算规矩,但时间一长,就发现沈家的名头在生意场上十分吃香,就连官场上的人物也对他格外亲近,沈家在杭州的一切事务,官府绝对是不来过问的,不但不过问,还给以了一切的方便。时间一长,罗严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了,加之他了解到,沈家现在在许多行业做的基本是垄断的生意,有了杨一这样的一个关系,沈家的其他人也是为所欲为。垄断带来的巨大利润对罗严的诱惑是巨大的,要想在沈家的领导层中占据一席之地,罗严是没有指望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充分利用沈家的能量,为自己多捞点钱,为今后的日子打算。

有了这些想法,罗严开始到处打着沈家的旗号,四处为自己弄好处。阜康钱庄在生意上一直不错,罗严早就想弄到手,开始想把阜康买下来,但遭到阜康东家的拒绝。也不是阜康东家想得罪罗严,只是罗严开出的价格几乎就是在抢阜康钱庄,人家怎么可能答应。遭到拒绝的罗严还不死心,边窜通知府唐建慧,给 阜康的东家罗织罪名,下了大牢,秋后就砍了脑袋。阜康钱庄就这样落到了罗严手里,事情办城后,罗严给了知府唐建慧很大一笔好处,还结拜了把子。事情过去小半年,听说阜康以前的一个伙计一直在到处喊冤,但最近也没了音讯,估计是四处碰壁后也就此作罢了,罗严和唐建慧也没放在心上,估计他也翻不了天。罗严和唐建慧在杭州城里过着舒心的日子,一点的没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朝他们张开。

#……—()))——+|)(—*—……%¥

沈清霜最近心情一直不是太好,总觉得有一些不安。自打把胡雪岩打发到北京去,沈清霜的心里就一直在犯嘀咕。沈家和杨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一点沈清霜比任何人都清楚。沈清霜一向都把沈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当初选择杨一作为自己的男人,除了杨一的优秀以外,更多的是沈清霜看中了杨一的利用价值。这一点沈清霜和沈蝶衣不一样。在嫁给杨一之前,是沈清霜说服了自己的母亲。要不以沈家当时的财力和势力,怎么可能统一把两个女儿出嫁给杨一。沈清霜的一贯冷静和理智且心思深沉,这都是沈家老人和姐姐们信任沈清霜的根源。沈清霜在家里说话一向也是管用的,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沈家的各位没有认真的阻拦沈家姐妹和杨一的婚事,他们都相信沈清霜的眼光。

不能说沈清霜不爱杨一,只是沈清霜对杨一的感情还不足以让沈清霜忘却沈家的利益。嫁给杨一后,沈清霜在杨一的事业上给以杨许多帮助,同时也为沈家换来了更大的利益,这段时间是沈家和杨一的蜜月时期。随着杨一对全国的不断控制,沈家的作为和杨一的治国之道出现了众多不和谐的地方。沈清霜把胡雪岩打发到北京去告状,就是在试探杨一对沈家容忍的底线,这是沈清霜迫切想知道的。只有知道杨一的底线,沈清霜才能做出相对应的对策。沈家的今后离不开杨一,这点沈清霜比任何人都清楚,而杨一势力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沈家在财力上的支持,这一点沈清霜也同样有自信。

北京不断的传来好消息,鬼子六奕忻被灭,天下慢慢的落入杨一的掌握之中。沈清霜面对这些情报,心里却日益的不安,杨一到底会怎么处理沈家娘舅的事情,为什么情报里只是说杨一打发胡雪岩回了南方,也没有提到杨一的态度,更没提杨一怎么处理胡雪岩。这一切都是沈清霜不安的原因,也许是自己多疑了,沈清霜这样告诉自己,但隐隐之中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在不断的提醒自己。杨一会怎么处理和沈家的关系,这一点沈清霜一点底都没有。把胡雪岩放去北京告状,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沈清霜也没底,在这件事情上,沈清霜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鲁莽了。

华灯初上,杭州城内在暮色的稍事平静后很快又热闹起来。翠仙楼上不时传出断断续续的曲调,一群年轻漂亮的青楼女子正围坐在两位男子的身边,极力的在奉承和伺候他们。酒桌上有美酒佳肴,一旁有歌妓在弹唱极度暧昧的曲调。地上铺着地毯,众人席地而坐,席间两男左拥右抱,女子们不断的娇笑着躲闪着,不停的往他们嘴里灌酒。两位男子明显是欢场老手,闭开女子们的劝酒,双手直奔主题,在中女的目光之中,其中一个男子干脆就把一位女子压倒在地上,撤开女子的衣服,不断的用手袭扰着那地上的女子。另一个男子在一旁看的开心的不断叫好,双手也没闲着,把身边的一个女子弄的象水蛇一般的扭动着腰身。席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杭州知府唐建慧和沈家娘舅罗严,今天晚上罗严在这杭州第一的翠仙楼宴请他的把兄弟知府唐建慧。

按到女子的就是沈家的娘舅罗严,被按到在地的是一位清涫人,几杯美酒下肚,兴致极高的罗严这就要给这清涫人现场拆包。地上的女子年轻美好的身子已经完在罗严的面前,罗严也撩起长袍……一边的几个女子七手八脚的帮着罗严按着那女子的手脚,箭在铉上如何能不发。

“啪啪啪”一阵掌声把在座的众人都惊了一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门口出现了一人。拍着手笑道:“好精彩的场面,真是难得一见,精彩,实在是精彩,继续啊,别在意我。”来人也不理会唐建慧和罗严诧异的目光,径自走到酒席前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后道:“好酒,很久没喝过这样上等的女儿红了。”

罗严此时正要翻身上马,被人扰了好事,先是惊诧,后是恼怒,气急败坏的叫骂道:“你是谁?竟敢来这捣乱,你也不看看在座的都是谁?来人啊,给我把他拿下。”

“对,来人,把这不知死活的东西给我乱棍打出去。”唐建慧也觉得兴致大坏,也喊了起来。

两人连喊数声,也不见下面有人上来,罗严不甘心的从那女子身上爬起来,恼火的喊道:“你给我滚出来,竟敢放人来给大爷我捣乱,你是不是不想在杭州城混了。”

这时候唐建慧有点觉得不对劲了,来的时候几个下人都在楼下候着呢,怎么也不见他们有什么动静?难道真的要出事?可这杭州城是自己的地盘,又能出什么事情?唐建慧正纳闷呢,门口传来一声低吼:“进去吧”真的滚进来一个人,仔细一看,正是这翠仙楼的老妈子。唐建慧感觉到不妙,这酒一下就醒了。来人到底是谁,唐建慧不认识,可就冲人家的派头,唐建慧知道来头不小,可这江浙一带的达官贵人,除了新任两江总督刘铭传,其他的唐建慧都认识。想到这里,唐建慧突然打了个冷颤,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暗自思衬到:难道真的是总督刘大人。唐建慧还在着琢磨着呢,罗严又嚷上了:“人都死哪去了“说着指着滚进来的老妈子骂道:”竟然让人进来坏大爷的兴致,我打死你。“说着摇晃着喝多了的身躯,上前就踹了老妈子几脚,老妈子不停的喊着饶命,不断的给罗严磕头。踹完老妈子,罗严又来到那人的面前,指着那人的鼻子道:“小子,识相的就给我滚出去,否则有你受的。”罗严只顾着说话,一点都没发现自己的把兄弟唐建慧已经站了起来,两腿不断在打着哆嗦,还不停的用眼神暗示自己。

“啪!”的一声,罗严脸上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肥大的身躯转了 几个圈子后找不着方向,人也站立不稳,扑通一下就坐在了地板上。

“来人,给我把奸商罗严和贪官唐建慧拿下。”来人一声怒喝,门口涌进来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端着家伙就冲了进来,三两下就把罗严和唐建慧按到,捆了个结实。这一下罗严的酒彻底醒了,嘴里叫道:“你们是什么人?老子是杨一杨大人家夫人的娘舅,你们竟敢这样对待我,难道不怕杨大人杀你们的头么?”平时只要罗严把杨一的名头抬出来,凡是当官的没有不给面子的,这一次罗严又故伎重演,没想到来人不为所动,依旧是牢牢的捆着他。

唐建慧彻底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扑通给来人跪下,不住的磕头道:“刘大人,您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杨一杨大人的面子上,您就饶罗老板失利之处吧?”还真让唐建慧猜对了,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两江总督刘铭传。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