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51章 决战宁远

第251章 决战宁远(1 / 2)

“短短两月时间,祖大寿便将宁远打造得固若金汤。城头遍布红夷大炮,有宣大、甘肃、山西边军助阵,还有觉华岛水师,连山海关的守军都抽调过来,城中守军至少四万,且皆为精兵,怕是不好打。”

“邓军长此言差矣!大战在即,不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开原现有兵马四十五万,蒙古、女真、汉民、朝鲜,皆臣服平辽侯,大军投鞭可以断流。祖大寿有红夷大炮,我军何尝未有?再说,此战还有平辽侯亲自坐镇指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于我,区区小城!何足道哉!”

崇祯元年二月二十一日,锦西,葫芦岛,望海寺。

望海寺位于葫芦岛东端,濒临辽海,向南十里不到是连山湾,向西五十里便是辽西重镇宁远。

望海寺建于五代末期,至今香火旺盛,求因缘求子嗣的百姓络绎不绝,据说,只要买了方丈法器,祈福便会灵验许多。

大军进入辽西走廊后,望海寺被临时征用,成了平辽侯的中军大帐。

一间朝东临海的禅房内,刘招孙身披袈裟,静静坐在蒲团上。

他手握无乾大师开光过的佛珠,双目紧闭,嘴唇微动,念口中念有词。

据无乾大师说,只要握住这法器,虔诚诵读《金刚经》三千遍,必能感动地藏菩萨,祈福灵验。

于是平辽侯向康应乾借了三百两银子,买下佛珠后开始虔诚诵经。

康应乾气势汹汹找到无乾大师,老和尚见来者不善,连忙把银子还给老康,顺带赠送康施主一瓶秘药,说是达摩祖师所制,服之金刚不倒,又名金刚散……

康应乾收了迷药,怒道:

“賊秃,竟敢骗到平辽侯头上,姑且饶你!要是不灵,老夫回头便拆了破庙,把你这花和尚卖去汉城当龟公!”

~~~

眼下刘招孙身处辽西战场,不可能撇下大军,只身飞过辽海去拯救金虞姬。

作为夫君,现在能做的,只有为妻子祈求平安。

只是作为这支四十万人马的领袖,诵经念佛未免显得太过荒诞。

若非提前得知今日主题为宁远之战,大家还以为是平辽侯看破红尘,有出尘之想,要在这望海寺出家为僧。

刘招孙闭目念经时,他的手下却没闲着。

康应乾、邓长雄,茅元仪、王增斌、马士英等人正在为明天的攻城行动争论不休。

据刘兴祚打探得到的情报,王在晋和祖大寿这两个杀才,在宁远好一番折腾,数万辽民在城外修筑工事,日夜不停。

山海关至宁远的官道上,运送粮草兵器的牛马车堵塞道路,前后连绵数十里。

宁远城中秣马厉兵,做好迎战开原军的准备。

京师也不让平辽侯放心。

登基不久的崇祯皇帝停止大修万寿宫、坤宁宫,把截留下的银两用于增发辽饷。

在两百万两白银的刺激下,边军士气大振,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不再龟缩于山海关中,纷纷增援宁远。

除蓟州边军因总兵官满桂重病突发,退回关内,其余边军全部出动,进驻宁远城,增援辽西。

宁远城中明军兵力一天比一天多。

就在平辽侯参禅打坐的这会儿,宁远边军兵力已达四万人。

“满桂总兵官真是讲义气,关键时刻,没坑咱们!”

王增斌大声感慨,这次辽西战役,骑兵团倾巢而出。几仗打下来,他麾下七千多精骑几乎没什么伤亡,想到马上就要和边军骑兵对阵,他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蓟镇撤走,宁远之战的压力便少一分,不过这满桂要危险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是新皇登基,他的总兵官怕是做到头了。”

马士英摇头叹息,忧心匆匆望向窗外,辽海碧波荡漾,海岸上扎着密密麻麻的营帐,望不到尽头。

袁崇焕升为开原二把手后,马士英便接替负责对外联络事宜,和满桂打过几次交道。

要说开原诸多将官中,除了平辽侯,便是他与满桂关系最好。

马士英心中清楚,满桂作为蓟镇总兵官,这次能放弃援辽,已是对开原军最大的帮助,总不能让人家直接在关内造反吧?

“辽镇加固了城墙,对城墙加高加深,前面还新建望楼和角楼,城墙后面修筑有战马墙,方便边军精骑随时出击。城内的工事看不到,城外工事全部重新修葺。他们还聘请了弗朗机教官,帮着操炮和修筑棱堡,夜不收在城外见到了弗朗机人。”

邓长雄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副宁远城防示意图,向众人汇报。

这幅地图是情报局队员和近卫第二军夜不收联合绘制而成,他们潜伏在宁远城外红石山上,险些被辽镇夜不收发现。

“祖大寿每天领着家丁在城中捉拿细作,王在晋拿出二十万银子,犒赏百姓,擒拿开原奸细,抓获一人赏赐二十两银子。咱们的人只逃回来一个,不知有没有叛变的。开战之后,王在晋便会用巨石封死各个城门,不让任何人进出。他们还将周围村庄的房屋、田地全部焚烧。用祖大寿的话说,不给开原军留下一粒粮食。十三山的人好几次去宁远哀求收留,都被王在晋以妨碍守城拒绝,觉华岛上水师把部分流民运送到磨盘山岛上,也不发粮食,任由几千难民自生自灭。看来这些杀才是铁了心要死守宁远。”

众人听了都是摇头,祖大寿比他的两个弟弟中用,看这架势,是想让开原军在宁远碰个头破血流。

最新小说: 亮剑之重霄王承柱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三国骁雄韩遂 逢君闻见花开 春秋鲁国风云 憨怂爷万里追凶 客居大明 我是游戏村长 曹魏的光与影 轩辕新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