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初见成效(1 / 2)

从物种这方面来说狗的繁育要比人的速度快多了,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信已经让人送往身在边塞的赵充国那里了,至于能不能成就两说了。

时间多的是,也不急于这一年两年的。

而且饺子这只边牧能不能hold得住蒙古獒这种猛犬还两说呢,说不定到时候还得需要一些人工干预,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爱情”会不会引起反感。

不过说归说,后世串儿的也不少,应该不成问题。

“大壮,你让人去通知一声,就说新修的路从今天起开放,不过那些运送大型货物的车辆就先别让他们上了。”

水泥需要一个月时间来干透,这段时间一直都有人日夜巡逻和维护,不过时间到了也该试一试了。

一直看着也不是个办法,路修出来就是让人和车马走的。

“好的。”大壮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对于水泥路姜云枫还是有信心的,最起码也得比土路好吧?现在姜云枫想知道的就是这水泥路在这个时代车马的碾压下能坚持多长时间,若是维护量太大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想是这么想,但是姜云枫信心还是有的。

现在主要就是等舆论的发酵了,这路若是得到了姜云枫预计中的反响那就可以大量铺设了,而且到那个时候商人的接受度也会多少提高一些,养路费的收取也会更简单一些。

想是这么想的,不过这养路费的收取还不能参考后世的收取方式,只能是在沿途设卡让过路的商贾交钱,交了钱的就发个通关文牒之类的东西。

不这样做的话那可能就会形成多次收费的情况,那就不太合理了,而且这样一来也很容易给那些贪心的官员造成贪腐的空间。

不过这样算起来的话就需要弄一个官印了,而且还是那种若是仿造后果就承担不起的那种官印,不然的话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的。

然而这都是以后的事情,姜云枫现在可没工夫看得那么远。

“丞相,今年枳道所收玉米尽皆入库,上下差额不足百斤。”

丞相府里,姜云枫坐在书案后面正翻阅着边塞赵充国传回来的消息,一面听着下面傅介子的汇报。

“嗯,那些百姓们怎么样?”姜云枫没有抬头,一边看着手里的竹简一边问着。

“挺好的,对生活满足,对朝廷的命令也都能执行到位,截至目前位置下官没有听到什么不满的声音。”

“让下面的人注意一点儿,那边是玉米育种的地方,若是百姓们有什么异动的话对于大汉来说很容易造成无法接受的损失,其次这些人是第一批回归的人,朝廷要梳理好一个标榜。”

“下官省得。”杜延年躬身。

“行了,若是没什么事儿的话就回去吧,现在大汉还需要忙的地方多着呢。”

“诺。”

自原本枳道的百姓迁去江南、隐性人口回归重新填充了枳道的空缺之后那里就成了朝廷栽种玉米的地方。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