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明日可战(1 / 2)

且说诸将半信半疑,只因军权在李世民手中,不好与他争论,便耐着性子,退出帐外。至于刘文静、殷开山更是不敢出声,上次高墌之战因他们失败,这次只能是乖乖听令。

铁纲靖则发现,坚壁不出是李世民常用套路,己军固守,待敌军粮草耗尽,士气衰败,再引兵出击。此套路虽然耗费时日甚久,但不失为一个良策,前提是己方粮草充足,或者后勤能得到保证。

在李世民的严禁下,唐军是今日不战,明日又不战,直到耗了五六十日,仍然不战。

将士们每天忍受着西秦军在营外耀武扬威、各种谩骂,天天盼着出战,可李世民把避战贯彻到底。因此一个个虽然愤懑得很,但又无人敢违抗军令,只能枯守营内。

这些日子,铁纲靖这个小参谋没有闲着,给李世民出谋划策,派出斥候探知薛仁杲与其属下将士们多有嫌隙,相互猜忌。由于薛仁杲残暴成性,属下将士们对他还有几分恐惧。

最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这是铁纲靖在小说中较为常见的一句话,他变着法子在西秦军中散播薛仁杲看这个大将不顺眼,看那个大将不顺眼。薛仁杲本与部将们存在猜忌,因此流言传播非常快。

铁纲靖又散播秦王宽厚待人,优待投诚之人,凡是愿意投降唐军的,必得加官进爵。这也确实是事实,从关中起兵以来,所有投诚者都得到了厚待。

一时间,西秦军中人心思乱,等待机会投诚。

同时李世民命陇西周边几个郡,包括泾州、秦州等,切断西秦军的补给路线,来确保自己的策略有效。而高墌背靠关中,濒临泾水,唐军补给甚易。

两军相持六十余日,西秦军粮草将尽,后续又无粮草补给,军心动摇。

忽然,一日西秦军营中逃出来一个将军,带着数百骑,前往唐营乞降。

李世民将他召入,问其姓名,自称为“梁胡郎”。他向李世民坦承道:“西秦军营中粮食缺乏,支撑不了多久了,为了避免被擒,所以率领部下来降。”

薛仁杲此前用诈降套路杀了刘感,引起唐军震怒,此时又有人出来投降,几位大将都认为是薛仁杲使诈,纷纷闯入李世民帐中劝阻,不要信什么梁胡郎的鬼话。

李世民很不高兴,叱道:“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梁将军是见机君子,你等休要多疑!”遂用好言劝慰梁胡郎,安定其心,并安排其住在后营。

就在同一天,又有翟长孙、钟俱仇等西秦将军来投,李世民大喜,一一接纳。

李世民已知薛仁杲将士离心,终于决定出战,第一步战略就是命人扎营在浅水原诱敌。

诱敌是最艰巨也是伤亡最惨重的任务,在其他大将还在犹豫之际,刘文静、殷开山自告奋勇,抢先站出来,道:“我等愿意!”不成功就成仁,这是他俩戴罪立功的大好机会,可不能被人抢走。

相持六十余天,憋得最难受的是李玄霸,一见可以出去杀敌,嚷着要出战,但李世民道:“三弟,不可急躁,你另有安排。放心,会给你展现大杀八方的威风!”

得到李世民的允诺,李玄霸这才乐呵呵地退下等待。

于是李世民拨军一万给刘文静、殷开山,叮嘱他们如何如何行事。

此时的刘文静、殷开山两人也不敢自居为什么元谋功臣,乖乖点头听命。两人率军到达浅水原,据险扎营,诱敌来攻。

粮草将尽的宗罗睺正在气急败坏中,坐镇折墌城的薛仁杲又没有派人送粮草来,心中甭提多郁闷。此刻见唐军终于肯出来迎战,那是大喜过望。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