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疑兵之计(1 / 2)

其实李渊说那番话也没有绝对的底气,只是他作为太原留守必须要安定军心。此刻他仍然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北面原野的星星点点的篝火沉思。

城内士兵不多,又没了王康达这等骁勇之辈,若与突厥数万骑兵相战,敌众我寡,没办法取胜,即便将驻扎在兴国寺的万余新招的士兵调遣过来,也赢不了突厥骑兵,拖延下去,只怕突厥会入侵晋阳城,劫掠外城的居民。

李世民也是纠结,来到李渊身旁,问道:“父亲大人,难道依靠天意退敌?就没有其它良策?”

李渊眼前这个年少英雄的儿子,忽然眼前一亮,笑道:“二郎,你可还记得当年雁门之围,你是如何帮助退敌的?”

听到此,李世民也是会心一笑,道:“孩儿知道了,疑兵之计!”

当下李渊命令李世民带着一小支军队趁夜出城,联络上兴国寺附近驻扎的士兵,和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一起,埋伏在城外险要地方。

等到早晨,几人率领新锐大军,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出现,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向晋阳城浩浩荡荡驰来,仿佛是周边郡县派出的援军赶到。

突厥一大早就被惊醒,不知所以,见这些从四面而来,浩浩荡荡,在山路中若隐若现,不知到底有多少数量。

这些士兵并不进城,远远看见突厥骑兵,便速度占据险要的位置,并不与突厥正面相碰,但他们那架势又仿佛随时准备对突厥发起进攻。

这不过是遵照李渊的叮嘱,如果突厥骑兵就此退去,万万不可追击,只需送他们离开太原就可以回来,总之就是要让突厥骑兵觉得高深莫测,摸不着北。

突厥骑兵摸不透援军有多少兵马,但是他们仗着在原野地带,骑兵有速度优势,不是很惧怕。贪婪的他们此次进逼太原,没有得到很多战利品,因此逡巡未退。

如此双方对峙了一整天,双方都是神经紧绷,担心战争突然爆发,对谁都不利。晋阳城内军民更是无时无刻关注着突厥骑兵的动态,一整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到了晚上,突厥的那些达官(指可汗之下的首领)觉得这样耗下去浪费时间、精力,但又不敢贸然攻击,最后相互安慰道:“唐公此人相貌异于常人,且举止不凡,智勇过人,是上天眷顾的非凡之人。此前他率兵到马邑,杀得我们丢盔弃甲,如今太原是他的地盘,我们更不可能抵挡得了。”

另有达官道:“说得不错,而且我们无故远来,他却不跟我们开战,反而大开城门等待我们,我们不敢进城,在外面久久不去,上天必然会憎恶我们。我认为唐公此人尽得天意,若是出兵对付我们,我们必死无疑,不如早点撤退,不要在此自取灭亡。”

众人回想进逼太原以来,李渊种种神秘莫测的做法和行为,超出他们的理解,只能归结为天意,于是纷纷赞同撤兵。

当晚,突厥数万骑兵悄悄遁去,第二天一早,原野见不到丝毫突厥骑兵的踪迹,只有篝火留下的无数灰烬。

一大早,城外侦察的斥候飞驰入城,想李渊报告这一喜讯,李渊只是淡淡道:“我知道了。”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突厥大军离去,晋阳城内丝毫未损,军民相互庆慰,纷纷夸赞李渊谋略了得,感念李渊的恩情。

城中文武官员也纷纷向李渊道贺,李渊道:“且莫祝贺,正好有事与诸位商量。”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