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搬砖工为李世民打江山 > 第41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41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1 / 2)

“报——”

一名斥候飞奔进郡守府,汇报道:“报告郡守大人,在城外五十里的荒野处发现有一支突厥骑兵。”

略显老态的王仁恭问道:“有多少人?”

“大概是五百人。”

“可发现其他突厥骑兵的踪迹?”

“山丘绵延,不曾发觉。”

王仁恭拍了拍扶手椅,道:“这支突厥骑兵一定是来踩点,窥探我军军情,又想以人少来引诱我军出击,然后对我军伏击。传令下去,坚守马邑,不可出击。你等继续追踪突厥踪迹。”

“是。”斥候躬身后退离去。

王仁恭环伺左右,叫道:“来人!”

一个士兵走进大殿,道:“大人有何吩咐?”

“将刚才斥候发现的敌情告知唐公一声,让他们小心为上,不要贸然出击,上了突厥的当。”王仁恭是一个正直坦荡的人,不忘知会李渊。

过了没多久,李渊来到郡守府,道:“王公,既然发现了敌情,我们不妨上城楼一观,看看他们玩什么花样?”

“这……”

有什么好看的,坚守城池就好了。王仁恭本想拒绝,但是李渊爵位、官职都比他高,还是皇上的表哥,是目前皇上唯一值得依靠的外戚,得罪不得。

他只得应承道:“好,我们去城楼。”

带上刘武周、李靖,跟随李渊一起到了马邑的城楼上。

晋阳四少早已在那里,对着城外的塞外指指点点,有一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气势。

城外数里的地方,有数百突厥骑兵来回驰骋,见到飞鸟走兽便射出一箭。他们故作懒散,不少人下了马,躺在桑乾河边的河滩上,沐浴着阳光,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完全不把马邑城内的大隋军队放在眼里。

王仁恭道:“唐公,你看,这就是突厥骑兵的诱敌之计。我王仁恭守边境多年,也曾跟随太尉公征伐突厥,对他们的技俩太熟悉了。我们万万不可出击,他们山后面肯定埋伏了上万骑兵,就等我们送上门。”

李渊点头道:“王公不愧是知己知彼,一眼就瞧出了突厥这种小技俩。不知王公对付前来劫掠的突厥骑兵有何高见?”

“很简单,八个字,‘坚壁清野,婴城自守’。”王仁恭颇为自得地介绍自己对付突厥的心得。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李渊点头。

“这些突厥只为逐利,只要坚壁清野,让他们无利可图,自然就会退兵。”说起自己的策略,王仁恭是唾沫横飞,道:“半个月前,我已让城外的百姓搬着所有粮食全部迁入城中,无粮可抢的突厥骑兵只能望城兴叹。”

“策略是好策略,但是过于被动。”李渊看着城外态度嚣张的突厥骑兵,皱起了眉头。

忽然,数里外的地方起大火了,火焰冲天,在萧瑟的荒漠中,火光尤为耀眼。

王仁恭道:“这是突厥抢不到粮食,恼羞成怒,烧了百姓的民居。”突厥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突厥的性格残暴易怒,如果抢不到粮食过冬,他们必然会围攻马邑郡城,然后南下攻雁门,入太原。”李渊担忧道。

“没办法,我们只能如此,固守城池。我们兵力太少,远不及突厥骑兵数量,若是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王仁恭虽然也担心突厥狗急跳墙,但是没有其他良策。

“王公,马邑是突厥进入雁门、太原的必经之路,你认为突厥人会因为你婴城自守就放弃攻击?”李渊反问王仁恭。

是不是年纪越大的人越保守、越怕死?

马邑是隋朝北边要塞和军事重镇,往南通过雁门关可以直达太原,往北有腊河口、大同,是塞外漠北通往雁门、太原的必经之路。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