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全部免单(2 / 2)

“那行,我先过去看看情况,你在车里等我。”

承叔刚下车离开,陈龙象随后拨通了一个电话,开口便问道,

“怎么样?李家的情况,查清楚没有?”

看来,陈龙象口中的李家,不出意料的话,便是李长安所在的李家。

“东北王,李家确实是秦朝名将李斯的后人!”

陈龙象听到这句话,对着电话那头说道,

“很好!替我找下权威历史学者,我需要知道一切的经过,当然,可以是概述!”

陈龙象挂断电话,因为承叔已经从天香阁楼那边回来了,

打开车门,承叔摇了摇头说道,

“有人听说你来,所以天香阁楼才会下令不对外营业的。”

听到承叔的话,陈龙象点了点头,

“那回去吧,我们没必要进去,一旦进去,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

陈龙象摇了摇头,看了眼承叔说道,

“回……回去?”

承叔明显有些不相信,有些迟疑的问道,

“东北王,你不是要进去找太子爷吗?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回去?”

陈龙象看了眼窗外,慢慢闭着眼睛,

“难道,我说的话不好使了吗?”

承叔听到这句话,吓得一激灵,连忙说道,

“东北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害怕……”

“怕什么?怕天香阁楼背后的势力对我们不利?”

“承叔,可别忘了,那群小家伙,折腾不了太大的力气的。”

陈龙象像是吃定了天香阁楼背后的势力一般,承叔见状,也只能摇了摇头,不再去管其他。

“开车吧!直接回去!”

天香阁楼的众人,并不知道,陈龙象已经离开了这里,也没进来过。

此时的京城,另外一处庄园里,刘家那位,在别人眼里一无事处的刘策,此刻正怡然自得的喝着茶水,

在他旁边,是一位遮住脸面,声音刺耳的黑衣人,

“你是说,我们刘家,当年还给秦始皇当过差?”

刘策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虽然说,面前的家伙确实让自己,从被动换成了主动,

可即便如此,刘策也不相信,这家伙居然活了整整2000多年……

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和徐长卿说过话的韩笑,韩信之女!

“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你若是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韩笑喋喋一笑,看了眼刘策说道,

刘策有些镇定,对他来说,眼前的家伙,能够搅动乾坤,可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刘家两千年前的大臣,曾经帮助过李家李斯,除掉了蒙恬、蒙毅!”

听到韩笑的话,刘策更是觉得没意思道,

“你先等等,这蒙恬我是知道的,可那个蒙毅,难道真的存在?”

刘策是看过神话的,里面有白冰主演的公主,以及胡歌,扮演的正是大将军蒙恬的弟弟蒙毅。

可现在,从韩笑嘴里说出来,总感觉不太真实……

“呵呵,你以为呢?历史可不会骗人。”

韩笑叹了口气,看了眼刘策说道,

“秦始皇死了之后,刘家便联手李家,共同对付蒙恬、蒙毅二人。”

只能说,一切都来的太突然,李斯抓住了蒙恬蒙毅兄弟对秦始皇忠诚的这个特质,

断定他们不会轻举妄动,所以最后成功将他们抓捕并杀死。

秦始皇晚年做了一个很错误的决策,那就是把向他进谏的长子扶苏发配到上郡协助蒙恬修长城。

其实在秦始皇心里,扶苏作为嫡长子,而且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扶苏与蒙恬的关系好,有蒙恬辅佐,扶苏肯定是个好皇帝,所以秦始皇始终是把扶苏作为自己继承人的第一人选的。

不过,秦始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就恶化,他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倒在了沙丘。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但依然无法抵抗住自然的规律,不过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就在病重期间写下了遗诏,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就承认了扶苏继承者。

秦始皇将诏令交给负责掌管印玺的太监赵高,让他盖上大印之后,将诏书火速送到上郡交给扶苏。

可是赵高不愿意扶苏继位,他跟扶苏的关系不好,他担心扶苏继位会对自己不利。而赵高更看好的人是胡亥,这个秦始皇的小儿子就是个纨绔子弟,而且昏庸无知,跟赵高的关系也比较要好,一旦他继位,赵高可以掌控得住他。

于是,赵高便暗自把秦始皇的诏令压了下来,还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控制起来。

李斯作为丞相,担心天下因为秦始皇的死而产生混乱,又担心秦始皇没有立太子会造成夺嫡之争,所以就对外封锁了消息,把秦始皇的尸体状态棺材里,放到一辆辒辌车上,然后让大部队照常前进,所有的公文和日常饮食也是照常送到车里,营造出一种秦始皇未死的假象。

当然了,这件事除了李斯,赵高,胡亥和少数一些服侍的人知道之外,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有一天,赵高找到胡亥,将秦始皇生前留下诏书的事情告诉胡亥,劝他取而代之。胡亥这个人虽然昏聩,但是他那时候心中还尚存一点孝道,所以他当即拒绝,还说他不愿意对自己的亲哥哥扶苏下手。

赵高开始蛊惑胡亥,说只要扶苏在,胡亥就活不了。

胡亥没主见,思想开始动摇,赵高又穷追猛打,说他已经拉拢了丞相李斯,有他二人的辅佐,胡亥可以顺利登上皇位,胡亥这才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其实,那时候赵高根本就没有找李斯说这事,因为他觉得得先做通胡亥的工作,才能把李斯给拉到自己这边来。

李斯在秦国的威望很高,他对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治理国家方面给了秦始皇很大的帮助,那时候朝中大臣都十分信服他。

而赵高之所以拉拢李斯,是因为只有得到李斯的支持,扶植胡亥才能成为可能。可是李斯这个人十分忠心于秦始皇,是个良臣,怎么才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呢?

赵高也确实有头脑,凡是人必有弱点,赵高就看到了李斯的弱点。

李斯虽然是丞相,但是出身布衣,不是典型的贵族。李斯靠自己的努力位极人臣,但也时常担心自己坐不稳位置,更害怕有一天自己得到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说白了,赵高认定李斯必定会做一些自己未来有利的事情,所以他就找到李斯,把他扣留秦始皇诏书的事情告诉李斯,还说定谁为太子,就看李斯和他的了。

李斯一听,就知道赵高有扶植胡亥的意思,这不符合秦始皇的遗愿,所以义正言辞地对赵高说,你这种做法是大逆不道的,我从布衣到位极人臣,全是秦始皇的看重,如今他去世了,我怎么能对不起他呢?

赵高不慌不忙地对李斯说,如果扶苏登基,那么辅佐他的人就是蒙恬,你是才能比得上他,还是你更受扶苏信任呢?

赵高一句话就点中了李斯的要害,但是这还没完,他又说,如果蒙恬成为丞相,你必定不能善终,因为你是秦始皇的支持者,而扶苏多与秦始皇政见不合,你能不能活命都难说!

李斯听罢,无言以对,于是决定与赵高一起合谋扶植胡亥登基。

赵高将秦始皇的诏书取出来,让李斯模仿秦始皇的笔迹重新写了一封诏书,大致意思是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还说扶苏不孝,蒙恬不忠,要他们自杀。赵高盖上大印之后就叫人把诏书送到上郡去交给扶苏。

赵高杀扶苏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杀蒙恬呢?

秦始皇自登基开始很信任蒙恬蒙毅兄弟,因为他们不但出身于名门,而且他们都非常有才干,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忠心于秦始皇。

蒙恬是武将,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后来还帮助秦始皇平定匈奴,在边塞修建长城也是劳苦功高;蒙毅也深受秦始皇信任,被拜为上卿,出入都陪伴在秦始皇身边。

不过,蒙毅曾得罪过赵高。

蒙毅因为忠心于秦始皇,又有秦始皇撑腰,所以他在执法的时候不避权贵,朝中大臣都不敢得罪他。

但是赵高自从得到秦始皇宠信之后,开始横行不法,有一次被蒙毅抓住了把柄,将他的职务解除,还判处他死罪。

秦始皇得知后,夸赞了蒙毅执法严明,但还是赦免了赵高。赵高虽然死里逃生,但对蒙毅耿耿于怀,一直都想除掉蒙恬蒙毅兄弟。

扶苏在接到诏书之后,不敢违抗,就准备自杀。因为那时候扶苏还不知道秦始皇早就已经死了,所以他认为诏书应该是真的。

蒙恬觉得有诈,他对扶苏说,陛下让我带领三十万人修建长城,这是信任我,现在却突然说要我自杀,实在可不思议,倒不如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说,不然就枉死了。

扶苏却说,陛下把我发配到上郡监军,其实就是对我的惩罚了,现在又把小儿子胡亥立为太子,他肯定担心其他兄弟造反,尤其是我;再加上我与你手上有三十万人,他肯定担心我们造反,所以这才要杀掉我们啊!我如果不死,陛下一日不得心安。

扶苏在说话的过程中,赵高派去的使者又不停在旁边催促,所以扶苏在说完话之后就拔剑自刎而死。

蒙毅还是不相信诏书是真的,但是他也以为秦始皇还活着,所以不肯自杀。赵高的使者也不敢轻易杀蒙恬,于是将其关押起来,还将兵权交给大将王离。

所以说,蒙恬束手就擒,其实就是因为他以为秦始皇还没死,要不然他肯定扶植扶苏回去登基,又怎么可能任人摆布呢。

但历史没有如果,蒙恬被捕之后,胡亥原本想放过他,但是赵高又对胡还说,当初秦始皇原本就是要立胡亥为太子的,是蒙毅从中作梗,所以才没有达成。

胡亥信以为真,于是又把派人去刚刚从外地祭拜名山大川的蒙毅给抓了起来,关押在了代地。

赵高见蒙恬蒙毅都已经给抓了,觉得障碍已经铲除,于是也顾不上去杀他们,开始催促胡亥赶回咸阳登基。

但是秦始皇未死的消息还不能泄露,不然会引起大乱。不过按时候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已经散发出阵阵恶臭了,赵高为了掩盖臭味,找来了大批鲍鱼装在车上,跟着大部队一起走,这样就掩饰出了秦始皇尸体的腐臭味。

诶过多久,赵高就带着胡亥回到咸阳登基称帝,并对外公布了秦始皇的死讯。因为有扶立之功,李斯仍担任丞相,而赵高则被封为郎中令,他们二人也成为胡亥决策中枢的核心人物。

胡亥当上皇帝之后,开始学习秦始皇四处游历。秦始皇东巡,也不光是游览,其实是有许多政治目的的,而胡亥则就是为了单纯享乐。胡亥还大修阿房宫,派人去全国各地收集奇花异草,珍禽奇兽供自己赏玩。

胡亥的小日子虽然过得不错,但是他觉得自己得位不正,所以经常忧心忡忡,晚上也经常睡不着觉。胡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赵高,赵高深以为然,他还说,很多大臣都开始有所怀疑了,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事情。

胡亥觉得赵高说得对,就问他该怎么办,赵高说,只有严明刑罚,将那些心怀不满的公子和大臣全部杀掉。

其实赵高也不全是为胡亥考虑,他作为篡改秦始皇遗诏的乱臣贼子,也是生怕有一天自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必须铲除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赵高最想杀的人便是蒙恬蒙毅兄弟了,所以他就劝说胡亥杀掉他们。公子子婴在得知胡亥要杀掉蒙恬和蒙毅,所以就入宫找胡亥理论,还说诛杀功臣是亡国之举,胡亥却根本不理会他。

不久之后,赵高派人以“先帝欲立太子而蒙毅阻拦,实属危害社稷之举”的罪名逼迫蒙毅自杀而亡。后来,赵高又派人去逼迫蒙恬自杀,蒙恬悲愤交加,大呼“我何罪之有”后吞下毒药自杀而亡。

杀掉蒙恬蒙毅之后,赵高还觉得不保险,所以他又建议胡亥杀掉了他的十二个兄弟和十多名宗室成员,一时间咸阳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据记载,秦始皇的儿子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胡亥抓到宫中问罪,胡亥左思右想也难以编织他们的罪状,于是强令他们自杀,将闾兄弟三人大呼“吾无罪”之后拔剑自刎;

公子高见自己的兄弟一个个惨死,内心十分害怕,很想逃亡,但是又怕自己的亲属受到牵连,最后竟然向胡亥提出给秦始皇殉葬的请求,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家人。

除了宗室成员之外,那些敢于直言相谏的臣子全部被胡亥诛杀,秦朝朝堂一时间全部都是为胡亥和赵高歌功颂德的大臣。

然而在铲除万异己之后,赵高就开始野心膨胀,他将自己的家里人全部委以高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了获得更多权利,赵高还设计杀害了李斯。自此之后,秦朝的军政大权基本上被赵高一人垄断,胡亥也成为了他手中的玩偶。

胡亥和赵高的所作所为,极大动摇了秦朝的立国之本,许多大臣和六国的旧贵族开始秘密往来,为推翻胡亥做准备;而因为赵高推行赋税政策也太过沉重,所以也让饱受压迫的农民们开始打起了反抗的心思。

仅仅在胡亥登基不到两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开始不断涌现,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启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陈胜吴广失败之后,项羽和刘邦等人也纷纷起义,他们都野心勃勃,秦朝面临着大厦将倾的巨大危险。

巨鹿一战中,秦朝大军被项羽消灭,大将王离也被项羽所擒获;后来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独立无援,最后也投向项羽,秦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被压垮;再加上六国贵族自立为王,他们组织的人马也快速向咸阳赶去,秦朝的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在生死存亡之际,胡亥开始对赵高有所怀疑,认为他瞒报了军情,致使局面难以收拾。

赵高见胡亥对自己有意见,所以就发动政变杀死胡亥,准备自己当皇帝。但是文武百官再混账,也不能看到一个太监做皇帝,所以都不承认他,赵高的皇帝梦因此破碎。

赵高退而求其次,拥立子婴为秦王(不是皇帝)。但子婴对赵高深恶痛绝,在他登基之前,就密谋将赵高杀害,然后诛杀他三族。

然而在子婴登基仅仅四十六天之后,刘邦就杀进了咸阳,秦朝就此灭亡。又过了一个多月,项羽也来到了咸阳,他杀掉子婴,然后一把火杀掉了咸阳。

因为秦始皇死得太突然,所以让阴谋者赵高和李斯钻了空子。又因为都以为秦始皇还活着,所以扶苏那时候也根本没有选择,蒙恬蒙毅也被蒙在鼓里,不敢做出违背秦始皇意愿的事情,只能束手就擒。

而秦朝的转折点,就是扶苏之死以及胡亥称帝,而造成这一切的人就是赵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高以一人之力灭亡秦朝,堪称是史上最大的奸臣之一。

(感觉菠萝一口气全码了下来,小小历史,加上自己的独到见解,还希望读者老爷们,别嫌弃……不水不水!是铺垫哈……跪谢!求订阅!)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伴生面具 佑君安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星印诀 洋超蜜灿 出名真的很简单 象棋俗人 转世仙人的现代日常remake 我是大玩家 我的日常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