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和亲王妃:将军请出嫁 > 第26章 飞快的手速

第26章 飞快的手速(2 / 2)

一时之间,不少女眷对慕离焰心服口服。而古清妍却暗暗恨上了慕离焰。

同样是富贵耄耋图,慕离焰绣出来的甚至比她的针脚还要差一点,可只是因为动作快,就吸引了这么多人的注意,把她古清妍精湛的刺绣技术忘了个一干二净。

凭什么?

凭什么慕离焰就能让师父另眼相看甚至亲自上前帮忙穿针引线?

凭什么慕离焰居然会飞针绣这种失传了的不传之秘?

凭什么,慕离焰一个半路冒出来的山野公主,居然在她最强的强项上抢了她的风头?

一个被送来和亲的工具罢了,她有什么资格?

古清妍面上还是一副清隽淡雅的神色,桌案下面的手却已经青筋直爆,甚至将原本材质上佳的罗裙攥出来了不少的皱纹。

就在古清妍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压下心中恨意的时候,慕离焰已经不以为然地开口了。

“谁说飞针绣失传了?只要有人会,就算不得失传。”

工部尚书夫人听到慕离焰这么一说不禁微微一愣,谁知这时候慕离焰正好伸出来一只手指纤长的素白小手:“换线,烟灰色。”

“啊?哦,好的。”

工部尚书夫人一点刺绣大家的样子也没端,甚至没觉得自己一把年纪给一个小丫头这么打下手有什么不对,飞快将已经穿好的烟灰色针线递到了慕离焰的手里,然后继续看她的手仿佛穿花蝴蝶一般在绣布上飞舞。

再不过片刻,一副缩小了好几倍,但却十分完整的富贵耄耋图就从慕离焰的手下被绣了出来。

整副刺绣,一共才用了三刻钟,甚至不到半个时辰。

慕离焰收了针线之后活动了活动自己的手腕和手指,放松了一下才含笑对厉惊辰和秦思容说:“多谢王爷和秦侧妃屈尊做绣架了。”

说罢她捧过那副内容只巴掌大小的绣品,对着太后行了个礼道:“太后娘娘,妾身不太擅长绣其他花样,只好又绣了一幅富贵耄耋图,若是能蒙太后娘娘不弃,您倒是可以拿来做一条帕子。”

太后闻言,语气中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激动:“采嬷嬷……呈上来,给本宫瞧瞧。”

她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刺绣大家,甚至当年就是靠着一手精湛的刺绣技术获得了夏宇溟祖母、当时的太后的青眼,这才能顺利爬上了先帝的床,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夏宇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飞针绣不感兴趣呢?

况且就算不提飞针绣,她刚刚也看到了慕离焰那飞快的手速,对于一个喜欢刺绣的人来说,这样的绣品不拿来看一看,根本说不过去。

采嬷嬷这么长时间穿针引线手都有些抖了,却不想慕离焰捧着刺绣的手依旧是稳稳的,这让采嬷嬷也不得不有些佩服了。

采嬷嬷将绣品呈上去之后,太后手捧着那副绣品仔细瞧了瞧,又伸手摸了摸上面立体感十足的牡丹花、蝴蝶以及小猫,面上满是喜爱之色。

“这技术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而且居然能做到这样快的速度,先前本宫只听过南楚失传的秘技飞针绣,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针脚虽然不够细密,但能把刺绣绣的这么立体,怕是林氏也做不到吧,真的是神技啊……”

林氏正是工部尚书的夫人,因为一手刺绣绝活,被人尊称林夫人。

太后一直感叹飞针绣何等的神技,就连在场的女眷们也是如此,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慕离焰既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绣出来一副小号的富贵耄耋图,那她肯定也可以在半月之内绣出来一副大的。

最后还是厉惊辰的声音在寿阳宫的大殿里响起,压住了众人带着或震惊、或艳羡、或佩服、或妒忌的讨论声。

“太后娘娘,臣一直在旁边帮臣的王妃撑着绣布,王妃是如何绣出来这幅绣品的,臣亲眼目睹,林夫人和采嬷嬷也亲眼目睹。”

“不止如此,在场凡是有一双眼睛的人也都见识到了这空白的绣布之上,是如何从无到有有了这么一副绣品的,那是否可以证明臣的王妃没有以假乱真,而是实实在在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凭着自己的拳拳之心给太后娘娘绣了这幅绣品作为寿辰贺礼呢?”

厉惊辰的质问声铿锵有力、丝毫没有给在场所有人的面子,甚至连皇帝、皇后的面子都没给。

好,先前你们没看到,可以随便编排本王的王妃,现在你们都亲眼看到了,再胡乱编排,是不是该说你们没有眼睛了?

刹那间,全场都安静了许多。

太后这才让采嬷嬷收回了她手里那一块小号的刺绣,然后招手让两个小太监将那副已经裱好了的大幅刺绣给搬了上来。

“好,好啊……”太后伸手抚摸着那副绣品,笑吟吟地问慕离焰,“峥南郡王妃,本宫瞧着,你这幅刺绣虽然比古家丫头的窄了许多,长度上,却似乎还要稍微长一点?”

“回太后,妾身的刺绣大小是专程量过的。宽三尺六寸,暗喻一年三百六十日;长一丈二尺,暗喻一日十二个时辰。妾身惟愿太后娘娘每年、每日都福气长存、福寿永昌。”喜欢和亲王妃:将军请出嫁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和亲王妃:将军请出嫁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一下课,全班穿到了七十年后 浴火神女见耀阳 祭司他又不高冷了 男尊女贵之月色绵绵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异世女的锦绣荣华 福运农女:我靠玄学种田养家糊口 诛天皇后 宋闺 一枕山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