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大化篇 > 第141章 集经

第141章 集经(1 / 2)

李云泽刚开始制作兵器模型的时候,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在心中可以模拟,脑中已有的模型用尽之后,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新的东西来。

直到偶然间一直鸟儿落在身旁,惹得他灵机一动,天地间万物皆可以师法,每一种植物的枝叶,每一种野兽的爪牙,每一种飞禽的羽喙,都是适应天地而成之形态,植物凭借抗风雨、争雨露,禽兽凭借斗天敌、捕猎获,皆可以为灵器的蓝本。

此念一起,灵感迸发,源源不断造出新的灵器模样来。随后又根据这些灵器模型的来源,确定其用途与特性,刻上同类的阵法,如:似飞禽羽翼的则使之轻便,似猛兽犬齿的则使之尖锐,似野草叶片的则使之柔韧,各具其形,各有其用。三千数目,一个不少。

余书元认真地数了数,三千件灵器模型上面共计有七十六个不同的阵法。惊奇地问道:“这半年内你学会了六十多个阵法?”

李云泽点头,六十多个阵法,算下来每月十个,三天一个。搁在旁人身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李云泽能做到,全得益于《大观算经》的增益与辅助。

自从发现了《大观算经》对增进推演之力极为有益,李云泽就花了大量的功夫研学揣摩,现在不过学了四分之一,而且只学了个梗概,谈不上深学,就感觉妙用无穷。

他所制作出来的灵器模型,无论是什么形状,总能依据器物的形状,测算出最佳的纹刻位点、灵弦的位置,很轻易地就完成阵法的刻画。

而且,《大观算经》之益还不止此。每次去张书歌那里,看到成千上万的人马对战,战事每每进行到一半,他就能目测算出哪方胜、哪方输。

而且时间久了,听张书歌唠叨的多了,学了一些战法战术,还能判断出从哪一边攻击损耗最小,从哪一边攻击得益最大。有时让张书歌都刮目相看。

余书元命李云泽将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道:“你这段时日进步良多。看来得给你多加些课业。”李云泽躬身应是。余书元沉吟良久,问道:“若有一件事,收益极大,危险极大,你愿不愿意去做?”

李云泽想也不想,道:“只要真人吩咐,不管多危险,晚辈都全力以赴。”

余书元摆手道:“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有一个这样的机会,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很凶险,也有很多机缘。看你想不想冒险?”

李云泽没有丝毫犹豫,道:“真人,晚辈愿意去。”这种情况是他在过入道桥的时候,就想明白了的。

余书元瞧了他一眼,道:“不急着做决定,还有一段时间。而且,你想去,还不一定能去成呢。”又问李云泽修行中可有什么疑难。

李云泽问了几个问题后,想了想,道:“真人,不知晚辈能否进守藏院读书?”

余书元疑惑地道:“为何会有此念?”李云泽将端木听雷指点他的修行路径说了。

余书元听了也连连点头,道:“正该如此。”接着道:“若要进入守藏院读书,我也没有办法。守藏院乃是门派根本之地。昔年曾有一位大能前辈想进守藏院读书一日,都被门中拒绝了。何况你一个炼气期的毛头小子。”

李云泽心中失望,这次彻底死心了。

谁料余书元话锋一转,道:“虽然进不去,但有办法能让你在外面读几本书。只不过要出些苦力,耗费些时间,你愿不愿意?”

李云泽大喜,道:“愿意,当然愿意。”

余书元道:“你先别高兴。我交给你的课业也不能拉下。”

李云泽道:“真人尽管放心,晚辈一定不会耽误。”

余书元看他听到能读书,劲头如此之大,也是欣慰,道:“你可听说过‘集经除弊’的事?”

李云泽点头,道:“听人提起过。”

相传,九祖结经,传下五行正法。九祖虽然是智慧通天的大能,但参悟天地之道,难免会有不尽不全之处。所以最初的时候,大五行经并不完备,很多修士修行出了问题。为了拾遗补漏,革除弊误,九祖下令每隔十年,收集一次天下修士修行五行功法的体悟,广集天下之智,完善五行功法。后来,功法完备了,九祖也相继飞升,这一传统却被各大门派延续下来。而且收集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大五行经,所有的功法的心得都收纳,命令式的进献也改成互利式的交换,即如果价值足够,便可以换取观阅更高层次修士的修行心得。

余书元道:“现在适逢门中‘集经除弊’之际,需要一些弟子抄录典籍副本。”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接着道:“这事门中弟子不愿意做,都是百般推脱。最后,就把各地‘送经’之人扣下,抄抄写写。久而久之,成了陋习。”

李云泽奇道:“这么好的机缘,为何大家反而不愿意做呢?”

余书元道:“有师长可供咨询,不劳而获,谁还会花功夫、费脑子读书呢?似你这般以书为师,博览典籍,东获一鳞,西取半爪,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独一无二。”

最新小说: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 一剑修魔 口袋里的读物之时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