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大化篇 > 第113章 书楼

第113章 书楼(1 / 2)

梁松梵每日两次来看书时,都会给李云泽送吃食来,或是点心,或是小吃,从不重样。李云泽有些莫名其妙,梁松梵对他的态度,明显超出了雇主与雇工关系,言谈举止,总带着几分恭敬,这让李云泽十分费解,偏又不好深究细问,只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她。

《南江游记》抄完,下一本又是一篇游记,《谷阜山居》,作者仍是梁纪圆,而且从书中所记时间来看,这位梁真人游玩南江地带后,在谷阜山长居三年,游遍了谷阜山大大小小每一座山峰。《谷阜山居》所载就是其游山所见之风景。

其后所抄录,都是这位梁纪圆真人游山玩水之随笔,前后共有十二本,从筑基伊始,到成就金丹。

金丹之后,便换了场景与内容。《靖安琐事集录》是所有书籍中最厚的一本,共计四十余万字。这位梁真人结成金丹次年,便就任靖安城主。《靖安琐事集录》所记载的,便是其任城主七十余年间所处理的公务,亦多有杂事见闻。其中对靖安城人物、家族多有评点,或褒或贬,贬者多而褒者少,显示出这位梁真人亦是高傲之辈。

此书已经涉及机密,李云泽本想打住不抄,免得招上不必要的麻烦,后来又想,书送到他面前已有时日,不管他看没看过,在别人眼里都已经泄密,若是挑明告知,未必有好结果,不如装糊涂的好。

最后的一本,李云泽打开看了一眼,便立即合上,心中惴惴,衡量前后,拿起书走出角门。

刚出门,一道人影悄无声息出现在面前,是那位无臂老者。李云泽道:“前辈,晚辈抄书遇到疑问,想请教梁姑娘。”无臂老者摇头。

李云泽回过神来,老人耳朵有残疾。用手势比划了一通。老人点了点头,空袖一指藏书楼前,点了点头。一指楼内,摇了摇头。

李云泽会意,这是让他在藏书楼前喊梁松梵出来,而不能进入藏书楼中。在楼前高声喊道:“梁姑娘,在下有些疑问,特请姑娘解惑。”

梁松梵出得楼来,扫了一眼李云泽手中书籍,示意李云泽到角房中谈。

李云泽迫不及待将手中书籍推到梁松梵面前,道:“梁姑娘,许是取书的时候拣错了,这本《金丹百年札记》,看书名当是金丹真人修行心得,在下不敢妄观,送回姑娘示下。”

梁松梵斟了一盏茶递到李云泽面前,思量了下措辞,道:“不瞒曲兄,此书是金丹真人修行述录不假。曲兄若是将其作为机密,大可不必。一来金丹修士的著录言辞玄奥、立意深邃,非普通书籍可比。漫说我等练气修士,就算筑基修士没有三五个月也难记得下来。二来此书中多是关于杂书的见解,涉及我们梁家功法的内容极少极少,虽然可贵,倒也不至于密不示人,否则也不会允我抄录。三来即便是有些涉及梁家功法的内容,没有我们梁家《碧水凌波功》的底子,外人看来只会是食髓而不知味,茫然不知解。所以,曲兄只管放心就是。”

小心翼翼翻开《金丹百年札记》,李云泽心里有些激动,金丹修士的论著还是第一次见。大道相通,说不定会对自己有启发。

开篇数百字记述作者立意,内容倒不复杂,简言之欲图博览群书,采纳众长,探寻元婴大道的路径。一派金丹初就、雄心勃勃的气象。

进入正文浏览了半页,便感觉头晕目眩。书中每一个字都不复杂,但组合在一起意涵玄奥,读起来佶屈聱牙。又读了几行,一股烦闷自心中升起,头脑仿佛被污泥裹住,意识被局限在乌黑的空间内,透不开气。忙把书放下,长吸几口气,方慢慢缓了过来。

李云泽摇头苦笑,他想的太简单了。此书是札记,自然东鳞西爪,不成体系,再加上语言也带有鲜明的个人习性,更加难以理解。且修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从练气到金丹,中间的跨度太大,金丹修士的见解宏广深阔,岂是他一个小小的练气修士能探解的。

既然读之不通,那就先把书抄完。一上手却屡屡出错。人之读书也好,写字也罢,总是要先解上下文之意,方能顺畅贯通。不明其意,读之难,书之更难。李云泽对中内容丝毫不懂,免不了笔下屡屡出错,不到一个时辰,上好的玉版纸废了十几张。颓然搁笔。

思来想去,只能用笨办法。摊开书册,看一字,书一字,把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当做独立的字来写,不去管字与字之间的关联,便如初学识字时练习书写生字一般。一刻钟工夫过去,不过写了几十个字,但字字都对,不像之前那样错字频出。

这办法虽然慢了些,胜在省心,所要者惟在集中精神,抄了三四百字,便觉得头脑昏沉。

抄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一下子简单了起来。关于修行的见解大幅减少,感慨感叹陡然增多,好像作者的心态有了一个急剧的转变,类似“通天之道,难!难!难!”“毕生穷尽,难窥一斑”“寿短,堪恨!”等语不绝于书。

李云泽暗暗猜测,这位梁真人兴许遇到了什么变故,或者是久而无功,探寻元婴大道的雄心被磨尽了。

最新小说: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 一剑修魔 口袋里的读物之时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