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援朝抗倭(卅五)纷乱全罗

第277章 援朝抗倭(卅五)纷乱全罗(1 / 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大明朝廷方面的总趋势仍在高务实的控制之下,暂且可以先按下不表,而此时的朝鲜方面,无论朝鲜还是日军都面临各自的问题,倒是值得一书。从日本大举入侵朝鲜以来至今,朝鲜八道之中已经仅剩全罗道从未陷落,不过根据日军战前的部署和后续的调整,如今其第六番队一万五千人已经在老将小早川隆景的率领下占据全罗道最北部的锦山驻扎。锦山连接忠清与全罗两道,地处险要,历来便是朝鲜的战略要地。自日军占据锦山之后,全罗道的朝鲜官军和义军便知局面堪忧,已经开始自发集结,准备应对必将到来的大战。为保全州不失、大局不坏,全罗道光州使权栗奉旨任都节制使,领兵驻守全州大门梨峙,以遏制日军兵锋。全罗道防御使郭嵘则于梨峙汇合,奉命夺回锦山;全罗道义军首领高敬命也率众前来相助。权栗听闻高敬命前来,急忙出帐迎接。而高敬命见权栗亲自出迎,不免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早已被罢官免职之人,何劳节制使亲自迎接?万万当不得,万万当不得。”权栗却只当没听见,上前紧握高敬命双手,诚恳谢道:“正因府事原已免官,此刻能前来才更让晚辈感激不尽。朝廷虽先弃府事于不顾,但国难之际,府事依然挺身而出,组织义兵抗击倭寇。尤其府事大人德高望重,振臂一呼,全罗道便群起响应,乃至于义军四起,使倭寇难以猖獗。另外,晚辈听闻谭阳会盟之后,府事已成为义军领袖?当真是可喜可贺。”高敬命叹了口气,道:“权栗将军过誉了,老夫能力不及故被免职,如今些许作为也不过尽忠尽义罢了。将军,老夫今领义军七千特来相助,老夫身后二人皆我犬子……英厚、从厚,还不来见过将军!”权栗知道高敬命只有二子,听了这话赶忙劝道:“府事,您年事已高,如今战事凶险,若全家上阵,万一香火有险,实在……”高敬命打断道:“将军多虑了,倘若国家灭亡,续存血脉有何意义?我父子三人已决意与国家同生死、共患难,还望将军成全。”权栗肃然起敬,感佩异常,连忙请三人入帐议事。大营之中,权栗率先说道:“全罗道为国家谷仓之地,素为朝廷所倚重,而为倭寇所觊觎。现如今全罗道沿海有左右水使李舜臣、李亿祺二位牢牢掌控,东部多山地险要,倭寇难以轻进,且全罗道义军烽起,军民一心,如此便使倭寇只得占据锦山,再图蚕食全罗。”高敬命点点头表示了解,然后提议道:“倭寇若想从锦山进犯全罗道,必将先攻打梨峙和熊峙再进占全州。既如此,我等则需分兵把守梨峙及熊峙两处要地。”全罗道防御使郭嵘则立刻补充道:“我军不可只专注于防守,我意待倭寇分兵进攻梨峙及熊峙时,应集中一支精兵由本将率领偷袭锦山,断其归路,袭占敌寇本营,此为擒王断归之策,倭寇必仓忙回救。若胜,则锦山收复,可趁势全歼敌寇;若不能胜,也可保全梨峙、熊峙安危,挫败敌军。”权栗思索片刻,认为此计可行,遂点头表示认可,而高敬命自然不甘人后,也表示愿与郭嵘同往。十月初九,驻扎于锦山的小早川隆景令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二将各领一部,分别进攻熊峙及梨峙二处。权栗本部及义军共守梨峙,朝鲜军民奋勇无比,皆死命相搏,日军奋勇攻击一番,见不能克,只好暂行退却。另一处熊峙则战况不佳,面对日军强攻只能龟缩防守,局面危在旦夕。高敬命听闻,便与郭嵘加快进兵步伐,于申时抵达锦山。高敬命与郭嵘兵分两路,郭嵘本部攻锦山西侧,高敬命本部攻锦山南侧。小早川隆景令筑紫广门、高桥统增分兵抵御,而其本人则下令全军坚守险要,梯次配置,只以铁炮还击,不得贸然出战。两军于锦山断续激战至深夜,锦山仍未被高敬命、郭嵘攻克。经过激战,小早川隆景发觉郭嵘所部士气低迷,远不如高敬命所部有死战之心。他历来是日本有数的智将之一,因此当夜便找来高桥统增,对其道:“高桥君,朝鲜义兵无畏性命,与其对拼消耗绝非上策,而今两军兵力相差无几,你认为我军当如何布阵?”高桥统增倒是光棍一场,直接道:“想必小早川殿下已有破敌之策,还请尽管吩咐。”小早川隆景不由得一笑,但还是点了点头,道:“那好,高桥君,我便直言了。朝鲜兵分两路,但西路朝鲜官军虽声势夺人,但据我详细观之,其军心却不及南路之万一。故欲解锦山之围,我必集中军力,先行攻克西路再转南路。我想拜托你明日死守南门,在我回援之前务必坚守,但我只能给你部分兵力,因此这一战将十分凶险,高桥君……你能否做到?”高桥统增傲然抬起下巴,答道:“武士之道,尽忠尽义,兄长、岳丈皆对我寄予厚望,在下绝不辱没家名,能跟随您征战朝鲜更是莫大荣幸,请小早川殿下放心将此重任交于在下手中。殿下,高桥不死,南门不破!”小早川隆景大声赞誉,于是便于次日调整部署,集中全力先破其软肋,再将孤军合围。又下令筑紫广门,将大半铁炮手集中于郭嵘方向寻求突破。郭嵘领兵再次向锦山发起进攻,却遭日军集中起来的铁炮迎头痛击,短短时间之内便已死伤惨重。两轮冲锋之下,郭嵘所部居然伤亡近半,这在朝鲜官军之中极其罕见——因为通常根本打不到这个程度便早已崩溃。但即便如此,郭嵘也知道他的部队再也维持不住了,其见势不妙,心生恐惧,未及知会高敬命便率众奔逃。小早川隆景在高处看得清楚,但却立刻喝令不许追击,全军调转反攻高敬命。此时高敬命正在激战,义军听闻郭嵘逃窜,顿时军心大乱,眼见日军倾巢而出,左右夹攻,难以抵挡,纷纷劝高敬命及时南撤。然而高敬命决意不从,立言道:败军之将唯有战死赎罪!于是经过一番激战,高敬命及次子高从厚,部将柳澎老、安瑛等一众核心部属全部战死,残部四散而逃。正在进攻梨峙及熊峙的日军听闻锦山遭袭,纷纷撤出战场,疾速回救锦山。在与小早川隆景汇合后,日军医伤休整,于次日再度进军。此次小早川第六军全军出动,欲一股作气攻下全罗道。小早川隆景令高桥统增率军一千佯攻梨峙,自己亲领大军由熊峙突破。高桥统增领命,率众杀向梨峙,却遭权栗四面伏击。权栗军此来的军队之中包含高敬命义军之前留下的一部分,他们听闻高敬命惨死,无不义愤填膺,杀气冲天。在权栗突然的围杀之下,日军猝不及防,寡不敌众,损失惨重。高桥统增拼命挽回,但最后也无济于事,只好领近百人突出重围,狼狈返归锦山。此时小早川隆景所率主力则在猛攻熊峙,熊峙防备简陋,难以抵挡日军铁炮轮射冲击,守将李湛见日军来势汹汹,断定熊峙难守,便领义军退至熊山布防。小早川隆景穷追不舍,李湛领义军凭借山地与小早川隆景军周旋厮杀。小早川隆景既是智将,此刻见朝鲜义军意欲利用地形优势消耗迟滞自己进攻的锋芒,为避免布阵遭朝鲜扰乱,遂令各部集合,放火烧山,迂回歼敌,李湛等众多义兵因此战死。全罗道巡察使李洸为迷惑日军,使其不敢轻进全州,便在必经之路遍布火炬旗帜,令十几队轻骑于山间飞驰,故作疑兵。小早川隆景军刚经苦战,又听闻朝鲜权栗已击败高桥统增,目前已经率军追来,因而见此疑兵不敢轻举妄动,为稳妥起见,他下令返回锦山。随后,小早川隆景打着感佩朝鲜义兵在锦山及熊山的英勇战斗的名义,下令收集熊山朝鲜义兵死尸集中埋葬,且亲立木碑,上书:“凭吊朝鲜国之忠肝义胆”一行汉字,可见此人的确颇有谋略。与此同时,在忠清道内,公州大儒赵宪联合僧侣灵圭,大起义兵,抗敌卫国。其实朝鲜自开国之后一直大力提倡儒学,认为佛教乃欺世盗名之徒,长期予以打压排挤,但如今国难当头,朝廷大赦天下,也一改对佛教的态度。投奔民众趋之若鹜,各地寺院深感当为国难出力,庇护百姓,部分僧侣便率先募集僧兵。如西山大师休静在顺安法兴寺募得僧兵一千五百名;大弟子惟政和尚在杵城乾凤寺募得僧兵七百;二弟子处英在全罗道募得僧兵一千;三弟子灵圭在公州甲寺募得僧兵七百等等。至今为止,朝鲜全国首批僧兵已达八千之众,各地寺院也闻风而动,纷纷响应,休静因此被朝廷册封为八道十六宗总都摄,统领全国僧兵。而赵宪也不简单,其身为朝鲜儒学大师,在原历史上后来有东国十八贤之称,如今国难之际自然责无旁贷。他听闻僧兵大起,更是急不可耐,于是带领弟子们于公州摆下高台,招募义兵。赵宪号召民众道:“家国蒙难、禽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