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现代言情 > 七零年代小炮灰 > 016 阮姑姑是个白切黑

016 阮姑姑是个白切黑(2 / 2)

“她不是也要高考吗,这么好心借你书?”段美娟不信,阮文最小气不过了。

“我花了钱啊。”她小声嘟囔了句。

赵胜男和段美娟对视一眼,这倒也有可能。

“我还以为你们关系多好呢,敢情也得花钱啊。”

王春香小声辩解,“我总不能白看她的书吧。”事实上,她一直都白看。小知青暗暗发誓,等将来考上大学,她一定会帮阮文,只要不违法乱纪,干什么都行!

……

第二天一大早,段美娟就去了阮文家,她倒是想等到周末,可那还要两天,她等不及了。

谁知道刚拐过墙角,段美娟就看到了站在阮文家门口的祝福福。

“我能不能借你的书看,我不白看,给你钱。”

祝福福知道,自己想要回城,指望不上爸爸。有了后妈就有后爸,她必须得靠自己的力量。

高考,是她目前最好的出路。

单靠一本《代数》,不太靠谱。

所以一大早,祝福福就来找阮文,想着从阮文这里租书看。

“好啊,十块钱三天,祝知青觉得怎么样?”

段美娟忍不住捂住嘴,这么贵!

这简直是趁火打劫!

祝福福也被这价钱吓到了。

“觉得贵吗?”阮文笑了下,没再多说什么。

她转身回去,却被祝福福拉住了袖子,“好,十块钱三天。”她这三天不去上工了,二十四小时抄书总行吧。

很是小心的,祝福福把带着温度的钱一张张数好,依依不舍的给了阮文。

阮文心情愉悦,“我这里现在只有下册,按照抄书的速度,大概两天能抄完一本,所以明天晚上祝知青你再来我这里拿上册好了。”

书是别人的,祝福福就算是出了钱也做不了主,只能由着阮文安排。

“好,那就麻烦你了。”

阮文觉得可笑,原主前世舍命相救没得到报答,自己这狮子大开口反倒是受了一句感谢,何等的荒谬?

不过祝福福考上大学回城是既定的事实,阮文能做的,就是坑她点钱,让她肉疼一把。

十块钱呢,一个多星期的工资,能买十多斤肉。

阮文已经很满意了。

当然,她的生意可不止祝福福这一单。

办公室老大姐把书还回来后,阮文手头上两套《简要》,她开始租书赚钱。

有的知青穷,可有的知青富裕的很,只不过有钱也买不到书,那就只能租书。

市场价两块钱一天,能抄多少是你本事。

阮文只做知青的生意,也被一些知青骂,但更多的还是凑钱来租书。

王家沟这边,祝福福是第一单。

祝福福拿到书后急忙回去抄书,没看到躲在树后面的段美娟。

等人走远了,段美娟连忙喊住了要进去的阮文。

“你做买卖,是不是一视同仁?”

在钱面前,什么都好说。

阮文笑了笑,“十块钱三天,先钱后货,按手印写字据。”

段美娟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我还能借了不还?”

“防小人不防君子。”阮文言简意赅。

潜台词爱租不租,有的是人在等着呢。

段美娟觉得阮文简直气死人不偿命,她郁闷地签署了字据,紧紧抱着书,“你别跟其他人说这件事。”

“怕别人知道你向我服软?”

段美娟:“……”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放心。”阮文扬了扬手里的票子,这是刚从段美娟那里拿到的,“看在钱的面子上,我会保密的。”

段美娟:“……”更气了怎么办!

阮文又点了下钱,特别讨打的说了句,“谢谢惠顾,你也可以给我介绍生意哈。”

做生意嘛,当然要杀熟了,尤其是这几个特定对象。

阮文没要五块钱一天,那都是便宜他们。

当然,之所以定价十元三天,是知道这是他们能拿出来的钱,再贵怕是一毛钱都拿不到手。

做人得知足。

刚进门,阮文和阮秀芝撞了个正着,四目相对阮文连忙把手藏到身后。

为时已晚。

阮秀芝伸出手来,无声胜有声。

阮文悻悻地把钱递了过去,小声为自己辩驳,“我没偷没抢,靠本事挣钱。”

话音刚落,手心挨了轻轻的一下。

阮秀芝虎着一张脸,“你还有理了?”

这是阮文印象中第一次挨打,向来阮姑姑都把她宝贝的不行,就算是当初还没去棉厂上班要下地干农活时,也都不舍得阮文干重活。

被宠爱惯了的人顿时觉得委屈,原本她没那么娇气的,可眼泪就那么落下来了。

“我错了,姑你别生气。”

阮秀芝觉得自己刚才太严肃了,瞧瞧都把人打哭了,“疼不疼?”

阮文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点都不疼,姑你别生气,大不了我把钱还给他们。”

知错就改,及时服软。

因为是家里人,阮文才不硬杠呢。

阮姑姑看着委屈巴巴的侄女,心先软了下来,“买卖哪能说停就停?”她把钱塞到阮文手里,“不能乱花,知道吗?”

过了这些年的消停日子,眼看着就是要到头了。阮秀芝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可是阮文现在开心,就随她去吧。

那秘密一直压在心头上,也怪难受的。

或许,东窗事发反倒是能让她轻松些呢?

阮文则有些意外,阮姑姑竟是个隐藏的白切黑?

她喜欢!

……

阮文的租书生意很不错,等到递交高考报名表的头一天,王春香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后,和阮文闲话了两句。

“我今天听朱向荣说,葛家坝那边有个陶知青也在租书,一块钱一天。”

阮文没想到,竟然有人跟她竞争,而且还扰乱市场价格!

不过葛家坝有点偏,阮文没打算去找这个陶知青。

“朱向荣去找那个陶知青了?”

“没有,葛家坝太远了,听他的意思他打算明天问问其他村的知青。”明天要带着黑白免冠照片去大队的文教站填写高考报名表和志愿。

县里的则是直接安排在教育局。

阮文笑了下,“他之前不还去县里头听辅导课了吗?怎么样。”

“看他样子,好像不怎么样。”王春香抿嘴笑了下,“那天我也跟着去了,县里老师讲得不清不楚,不如你。”

阮文嘚瑟了下,“那是,我可是天才。”她正自夸着,忽然间想起了什么。

“咱们省高考时间是不是下月十七十八两天?”

“对啊。”王春香奇怪,阮文向来博闻强识,怎么这么重要的时间反倒是记不清了?

阮文回忆了下最近看到的报纸,各地高考时间不一样,考得最早的好像是豫省,考试安排在下月的八号和九号。上海把高考时间定在了12月11、12号,再往南的闽省则是安排在16、17号。

她们省和东北一样,定在了17号和18号两天,满打满算还有一个月。

这一个月,阮文觉得她好像可以再赚一笔钱,比如给人讲题?

积压了11年的考生数量惊人,大家对于高考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中学积极的准备辅导课为考生们做考前辅导。

阮文之前也去旁听过,人太多了没能挤进去,只能在走廊里听,听了没两分钟她就离开了——学校是好心,但是老师水平真的不可以。

讲得学生云里雾里,这能有啥用?

很多中学老师本身学历就只是高中毕业,自己学的稀里糊涂能把题目讲多清楚?

老师不可以,但阮文可以啊。

只用了三分钟,阮文做出了一个十分郑重的决定,她要办考前辅导班。

这个决定来的仓促,但阮文已经想好怎么去执行。

王春香看着在那里怔怔发呆的阮文,她一时间有些担心,小心地拉扯了下阮文的胳膊,“阮文,你还好吧?”

下一秒,小知青看到阮文的眼睛明亮闪烁,像是星星在眼前闪耀,晃人眼。

“没事,最近我可能忙起来了,你得自我监督好好复习,有空的话我会检查一下。”

骤然听到这消息,王春香张大了嘴,“那你还有时间复习吗?”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勤加复习,知识点很容易就会忘记。

她有些担心阮文没时间复习。

阮文看着这个善良可爱的小知青,“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她拍了拍王春香的小脑袋,“回去休息吧,睡好才能学习好,知道吗?”

王春香乖巧的点头回知青大院。

周建明送人回来后,被阮文喊住了,“哥你帮我打听个事,帮我办成了等过年的时候我送你一块手表。”

这让周建明眼睛一亮,“啥事?”

阮文要找房子。

她办辅导班肯定需要场所。

今年冬天高考的以工农兵为主,知青们大部分在乡下,想要召集起来不方便,而且附近知青口袋里的钱差不多被阮文搜刮了一遍,不好再当黄世仁。

可县里不一样,县里有工人同志啊。

这些人有收入,而且就住在县城,想要汇聚到一块比较方便。

阮文要做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找房子,第二件事则是找人。

找人这件事倒也简单,明后天填高考报名表和志愿,到时候她去县教育局门口那边等着就是了,那边有县城里唯一的报名点,面向县里的学生和工人。

有困难的是找房子这件事。她办考前辅导,总得有教学的地方吧。

阮文觉得这么艰巨的任务理所当然要交给有能力的人,“为了手表,哥你一定能够帮我在县城里找到个独门独户的院子,对吧?”

周建明看着搭在自己肩头的手,他眨了眨眼,“妹呀,你又打算折腾什么幺蛾子?”

王家沟距离县城挺近的,骑车也就是半钟头的路程,用不着在县里买房子吧?

他知道阮文最近从知青们这里赚了一笔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可不能乱花啊。

“挣钱给你买表,要不要,不要的话我找别人帮忙,汪常阳应该能帮我。”

“我是你哥,找外人干什么。”周建明瞪了一眼,他就不喜欢文文跟汪常阳来往,容易被人说闲话。

阮文放糖衣炮弹,“我就知道哥你最好了,咱们明天填了报名表后去县里,你去打听房子。”

至于阮文自己,当然是去教育局那边“招生”。

高考是大事,从中央到地方,从省高教局到各市、县,最后落实报名工作的是县教育局和公社的文教站。

第二天一大早,周建明骑车带阮文去了文教站。

汇聚在一起等着报名的,除了知青还有地道的本地村民。

不过大家都迟迟没填报名表,原因倒也简单,停了11届的高考,谁也不知道今年高考难易程度,到底选文科还是理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他们到底报哪个学校呢?

大家拿捏不准,虽然能报考的院校多得是,但万一考不上咋整?

纠结着呢。

周建明前面开路,带着阮文去报名。

今年招生的重点高等院校一共有88所,此外还有各省的一些普通大学和大中专院校。

阮文丝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志愿选的是北山大学。

外面那些学生,之所以一脸愁容,有文理科选择的问题——

理化知识点多又零碎,再加上本身学的内容有限,想要考好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报名文科的话,竞争又太大,这让人左右为难。

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报考哪个院校合适。

阮文没啥好纠结的,舍弃了清北梦,直接选择了北山大学,本省第一高校。

五毛钱的高考报名费,兄妹俩一共交了一块钱,很快就是填好了报名表。

“志愿能填五个。”文教站的人提醒阮文,这俩老乡,怎么就写了一个北山大学?

阮文笑了下,“考不上北山大学就再考,我就认准了这个。”

文教站的同志笑了起来,随机抽了两个空白的准考证让人填写,没想到在一个考点。

“好好准备,加油啊。”

阮文回之以笑容,“谢谢,您也辛苦了。”

她顺手把一盒烟塞到了报名表下面。

工作人员看到那烟笑了下,到底是工人家庭有底气,人长得好看又会做事,这要是考上大学,说不定会被哪个大院子弟相中,这辈子就飞黄腾达了呢。

从报名办公室里出来,阮文看到了魏向前,他挺直着身体,但眼神中透着几分迷茫,似乎并没有下定决心。

当初原主和阮姑姑为了让魏向前专心准备考试,先是高价去弄来了几本复习用的书,然后又拿出三个月的工资给他当日用,让魏向前不需要为挣工分操心,心无旁骛的去县里上辅导课。

为了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原主更是花钱给魏向前在县里头弄了个暂时住的地方,避免了来回路上的奔波辛苦。

因为原主家里出钱出力,魏向前才能勉强被录取到首都的大学。

谁曾想这是一头喂不熟的白眼狼。

现在没了原主这个冤大头,虽然魏向前找郭安娜搞对象,但郭安娜本身就是个马大哈,她可没那么多心思,再说她也没那么些钱嚯嚯。

魏向前和其他知青一样,只能白天劳动晚上学习。

能考上大学才怪,他又不是祝福福天生好运。

正纠结的魏向前忽然间察觉到那冷冰冰的眼神,他愣了一下,看过去发现阮文正对自己笑。

魏向前一向搞不懂阮文的心思,正想回之以微笑,却不想人转身走了。

仿佛一切都是他自作多情。

出了文教站,周建明骑车载阮文去县里,“你少跟那个魏向前来往。”

“我哪有?”

“那你刚才对他笑什么?”他又不瞎,“一个壮劳力,就想着从女孩子家那里占便宜,也不嫌丢人。”

二棉厂里人多口杂,车间里闲聊起来不免说几句。

聊到郭安娜大家都觉得小郭会计被那个魏知青给骗了,嘴上说得好,其实就是看中郭安娜有正式工作。

周建明听多了,对魏向前自然没什么好感。

男人不凭自己本事挣钱,靠女人家,就算是有出息又怎么样,他照样瞧不起!

阮文低声笑了起来,“是,我往后肯定离他远远的。”

小表哥现在看得清楚明白,可惜当初作为局中人迷了,毕竟那会儿原主病急乱投医,一家三口全都被蒙蔽了眼。

哪像是现在,作为旁观者看得一清二楚。

……

县教育局门口。

十分的热闹。

别看只是报名填志愿,也有人拿着小本本,在那里讨论问题。

一个人学习不免遇到各种难题,今天难得遇上这么多人,说不定就能遇到一个能答疑解惑的呢?

遇到,那就是赚了。

“这个题目的话……我觉得在这里画一条辅助线就行了。”

“你画错了,应该是这里。”突然横出来一支笔,浅浅的在纸上画了一道。

“这样的话,你看是不是就可以了?”

年轻的姑娘在旁边的空白上写了几笔,被困扰了两天的人看到那两行,豁然开朗。

“是的是的,我明白了。那这个题目呢?”

是立体几何的题目,阮文觉得小意思,这类题她在高中时不知道做了不少。

“这里画一条辅助线,借助……”

原本还四处分散的备考生们,不知道何时都围了过来,反应慢的只能站在外围,踮起脚尖伸着脑袋去看。

一个能够答疑解惑的备考者,尤其是解答数学难题的备考者,会被考生们追捧。

带着数学难题来教育局报名的可不止一个人,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

人群中央的年轻女同志始终从容冷静,把题目一一分析,引得周围一阵惊叹声。

“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看一天书。”

“同志,你家在哪里,你是工作还是学生,我能去你那里请教问题吗?”数学问题层出不穷,哪是这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徐爱民觉得,自己一定要跟这个女同志搞好关系。

年轻的姑娘皱了下眉头,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我还要上班,没有太多时间……”

“那你看这样行不?我隔两天去一趟,不白问你,我这里有粮票肉票,你要什么都行。”

是个上道的兄弟,阮文心情十分愉悦,但脸上神色并不轻松,“我哪能要你的东西。”

“这有什么,你平日里上班辛苦,我也不能白占用你的时间。”

来县教育局这边报名的,大部分都是工人同志,人情世故还是懂得的,一个两个的都比较上道。

很快其他人也响应起来,“咱们去学校听辅导课也占不到位置,要不这位女同志你也弄个辅导课,我们也不白听你的,大家有钱的给钱有票的给票,同志你看这样成不?”

徐爱民刚才问了两个问题,一个代数一个平面几何,都得到了解答,他觉得自己很需要这个小老师帮忙。

要是花点钱能把数学难题解决个七七八八,他觉得挺值的,听说那些乡下的知青们都高价租书抄书呢,那些没什么钱的都舍得,他好歹是工人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拿不出这个钱?

阮文面露迟疑,“这样不好吧?”

工人同志们就是财大气粗,她这还没说出口呢,就已经按照她的计划走了。

徐爱民俨然成为了发起人,“想要听课的来这边报一下名,名额有限咱们先到先得哈。同志,怎么称呼?”

“阮文,阮玲玉的阮。”

徐爱民:“那我们就叫你小阮老师好了。”

面对这个比自己大了好几岁的学生,阮文含蓄的笑了笑。

招生工作顺利进行,那么问题来了——

她哥找到独门独户的院子了吗?

※※※※※※※※※※※※※※※※※※※※

北山大学:我是北大和山大的私生子,哈哈哈哈

今天还是大肥章,我懒得分章了喜欢七零年代小炮灰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七零年代小炮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佬又又又又被赶出家门了 我嫁给了男神 灰姑娘的黑化之路 猫神的鱼 天师莫十七 讳爱如深 她靠摆摊火了 宛在水中央1 春蚕成蝶 心动一刻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