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76章 是道小人心易变(下)

第76章 是道小人心易变(下)(1 / 2)

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春秋战国的燕赵之地,人杰地灵,出豪杰,多贵族,而堂堂公孙世家,就出自这片英雄之地。

公孙世家祖辈乃名士大家,历史悠久,在当地颇有名望。后因参与时政,更加显贵,逐渐成为有名的士族门阀。那时候的士族门阀兴旺,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随着“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士族门阀大多在朝为官,实力更加巩固。可到了后来的南北朝,士族阀门地位逐步削弱,到了隋唐,国家废除“九品中正制度”,改为科举制,土地也实行“均田制”,大大削弱士族的实力,让诸多寒门子弟能封官爵,使得士族门阀备受打击。而公孙家经历了这动荡的时局,随着士族门阀的没落,公孙家也从一个士族门阀渐渐成为武林世家,以武立世,加上祖辈阴德名望,终究是熬了过来。后来公孙家上代家主因支援后周赵匡胤得爵位,在朝在野,都声威浩大。不过太祖皇帝驾崩后,恩宠递减,朝廷中的威望也是一落千丈,好在家底厚实,又与上官家联合东方家,在武林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可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世家,总会出现继承人良莠不齐的情况,而到了公孙如是这辈,六子夺位,可谓一片混乱。

公孙如是乃六子中最小的,他出身不好,母亲是一丫鬟,因心细周到,有幸侍奉在年迈的太祖母身边。可有一日,其父公孙尚因喝酒误事,将奶奶身边这个乖巧懂事的丫鬟给强暴了,说来也巧,两月个后那丫鬟居然有了喜,这腹中胎儿就是后来的公孙如是。

公孙尚的母亲蒋氏,为人果决狠辣,为保公孙家名誉和血脉纯洁,竟想要那丫鬟上吊自尽,以绝后患。可丫鬟深得太祖母喜爱,老人家也不忍心自己的曾孙就这样夭折,便做了主,让丫鬟下嫁给孙子公孙尚,成为填房。家里一干人畏惧老人的威严,只得唯唯诺诺地应了,但蒋氏一直心怀鬼胎。

公孙尚对这个丫鬟也算不错,她虽然出身地微,但心细懂事,温柔体贴,比起出身名门的正房和几个妾,更合心意,就逐渐疏远了妻妾。可这一疏远,可把那些妻妾惹不高兴了。这些妻妾膝下均是儿子,未来都有机会继承公孙家,如今一个低贱的丫头也怀上了公孙家的孩子,万一是个男孩,凭着公孙尚对她的恩宠,这未来家主之位,怕是要落入这个出身不好的野种手里。

越是大家族,内部争斗越是暗潮涌动。公孙尚那些妻妾都想着方法弄死这个胎中儿,但无奈太祖母处处小心维护,吃住均在一起,才让这些心怀不轨的人无法得逞。九个月后,公孙如是就这样安安全全地从娘肚中出生,哇哇大哭地降临。

好景不长,太祖母因年事过高,在公孙如是出世没多久就去了。老人这么一走,可给了那群心怀不轨的人一个机会。不是百般刁难,就是处处找茬,在后院经常欺负公孙如是母子。她母亲是个隐忍识大体之人,遇上刁难,独自承受,默默流泪,为了就是将孩子养大成人。但她的一昧忍让,让公孙尚的妻妾得意忘形,助长他们气焰,终于在公孙如是三岁时候,那温柔的母亲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母亲走后,公孙如是由奶奶蒋氏抚养。蒋氏对他是极为不好,但他始终是公孙家的孩子,自己的孙子,下不去杀心,但眼见心烦,时常对他打骂。公孙如是面对如此遭遇,从小就懂得谄媚讨好和低声下气,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挨打,不会挨饿。哥哥们欺负他,几位妈妈讽刺他,奶奶打骂他,通通都忍了下来,因为如果不忍,自己会被打,会挨饿,甚至会死掉,他也不敢把这些跟父亲说,生怕父亲这些枕边的妻妾们寻仇。

公孙如是一边隐忍,一边勤练武功,想的是以后出人头地,就不怕被欺负了。他悟性是所以兄弟中最好的,但是他一人难敌四手,能打赢一两人,却招架不住他们五个人,为了避免被打,他隐忍了,练功时候故意显得笨拙,这样顶多被哥哥们羞辱,偶尔被下个黑手,好过被殴打。他晚上偷偷练功,为了是有一天自己武功能打赢五个哥哥。

等他二十岁那年,他的武功已经是兄弟中最强的了,但他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此时自己的五个哥哥为了争夺以后的家主之位,拉帮结派,明争暗斗,他们身后的母亲也纷纷上阵,为其子谋划,就没人管他了。公孙如是见此机会,索性让这五个哥哥自己去斗个天昏地暗,自己却广结英雄,积极联络人脉,为以后铺路,就这样搭上了东方魄和上官司这两条重要人脉。

二十年前苍云山一战后,其父公孙尚不幸重伤,回来后不久便走了。但是他走得急,没来得及留下遗嘱,让谁继承家主之位。公孙尚还未下葬,五个哥哥就争得头破血流。此时的公孙如是觉得时机到了,突然发难,以高强的武功击败五个哥哥,一鸣惊人,然后又得东方、上官两家支持,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家主之位。

“兄弟,这些哪里是什么轶事,公孙家主夺位之事我早就有所耳闻,哪里用你来说。”几人纷纷皱眉摇头,大失所望,本以为能听到一些新鲜事,岂料都是些旧事重提,丝毫无趣。

“嫌无聊你们别听,都一边待着去。”凌楚瑜不悦道:“我话都没说完,你们乱插什么嘴,惹我不高兴了,后面一个字也甭想听。”

那几人也没什么期待,还能有什么故事?随口附和道:“好好,我们插话不对,兄台继续。”凌楚瑜没好气看了他们一眼,若不是王如萱此时开口说“后来呢”,自己还真不想理这群好事之人。

吴罡本是一狂浪子弟,拜师学艺后,行为更是放荡不羁。他本来和公孙如是八竿子打不着,却因为一个人。

话说公孙如是在继承公孙家之前,因为常出没烟花之地,跟一个名为“如烟”的女子有了私情。因为当时公孙如还在蛰伏待机,不能太过张扬,便利用如烟这妓女身份替自己营造纨绔子弟形象,麻痹与他争权的五个哥哥。果不其然,他那五位心高气傲兄长对这个不争气的“庶出”弟弟从未正眼瞧过,笑他无能,声色犬马,渐渐也就不当回事。

公孙如是表面上整日与那如烟花天酒地,你侬我侬,背地里却在这烟花之地巴结其他士族子弟,积蓄力量,通过他们搭上了年轻的东方魄和上官司。

他从小备受欺凌,每日对家人察言观色,巧舌如簧,才能让他活下来,而这些从小精通的东西对他如今结交贵人是帮助极大。他虽出身不好,但人胆大心细,八面玲珑,风趣幽默,说话处事让人舒服,久而久之便建立起一条牢固的人脉。

也正因为如此,被他利用的如烟以为公孙如是对自己是真情切意,芳心暗许,至死不渝。这真情对于公孙如是来说,是最好的挡箭牌,能让外人相信他真的沉迷美色,为了一个妓女抛弃所有,麻痹众人。

世事无常,就在公孙尚撒手人寰时刻,那个唯唯诺诺的公孙如是变了,变的冷酷无情,变得心狠手辣,变得不像一个人。他首先以强大的武功击败了为争权而比试的五位兄长,二死三伤,手段令人发指,然后再联络所有结识的士族弟子和宦官弟子,为自己出任家主助阵。最后,他迎娶了东方家的远房亲戚,归顺于新晋武林盟主麾下,有了这个强大助力,公孙家敢怒,却无人敢言。

至于那位如烟姑娘,等不来公孙如是的明媒正娶,也得不到他的赎身自由,仿佛那个曾经山盟海誓的男人突然从人间消失一样。

薄情寡义的公孙如是让她心灰意冷,为了替自己争口气,竟公然跑到公孙家门口大闹一场。公孙如是刚继任家主之位,只是暂时靠外人威信压制家中叔伯和兄长,若这样一闹,无非是让人抓把柄。其妻东方氏也不是善茬,为保其夫地位,竟让人乱棍打了出去,而公孙如是在一旁冷眼相待,竟没有一丝恻隐之心。

这一幕刚好给路过的吴罡撞见。此时苍云教已散,他心情低落,每日饮酒麻痹,这一日他刚好醉酒路过,瞧见公孙家下人竟殴打一名女子,忿忿不平,又想起围攻苍云教的人中,公孙家是主要首脑之一,愤恨间打退那些走狗打手,救下如烟。

后来听闻如烟的事,也是愤愤不平。公孙如是如此待人,寡情薄意,令人齿寒。冲动之余,和如烟一道上公孙家讨还公道。公孙家虽高手众多,却都不是吴罡对手,公孙如是不想事情闹大,差人送来一封信,里面夹带一张银票。

如烟瞧见那张银号票据,顿时心死如灰,信都没看,当夜就悬梁自尽。吴罡怒不可遏,当夜大闹公孙家,誓要杀了公孙如是。虽连败诸多高手,却因对方人多势众,气力殆尽也不见他踪影,只能无奈遁走。

吴罡走后,亲手埋了如烟,去赌场连赌三天三夜,凑足千两银票,替如烟赎了身。然后将那封信拆开后,只写着“烟花巷柳,逢场作戏,何曾伸眉”。公孙如是了解她,只有一封信,如烟定然以死明志。但又怕她犹豫,夹送一张银票诛心,以保万全。如烟性子刚烈,也了解对方心思,只见银票就知公孙如是的意思,信都不看,毅然自尽,可见她当时是何等心死。吴罡长叹一声,守了一夜后,说了一句“是道小人心易变,岂知小人天性凉”后,飘然而去。

几人听完这个故事,低头思索片刻,终于有人问了,“这事怎么这么像杜撰出来的。”

“是啊,好像天桥说书先生,故事生动形象。”

凌楚瑜白了一眼,低喝道:“不爱听别听。”有人反驳道:“兄台,这不怪我们,你扪心自问,这故事是不是太过离谱。当中很多细节都像是后来人加上去的,就比如吴罡埋人这段,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有谁能证明。”

最新小说: 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西游前传:蛟魔王小传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