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340章 枪棍联手破天门(2)

第340章 枪棍联手破天门(2)(1 / 2)

无争在五台山落发后,因出家人忌杀生,便脱枪为棍,以杨家枪为基础,谙合八卦,创出一套“八卦棍”。

凌楚瑜当年下山前曾试招,难分胜负。而经无争多年参悟,此棍法更为精妙,长短兼施,双单并用,法门多而密,他便将此棍法传于僧中武僧,不曾在江湖上显露,自然也无人知晓。却没想到会在宋辽两国之间的战场名扬天下,而凌楚瑜随口为其命名,也意外地流传于江湖。

那些辽国武士从未见过精妙棍法,还在惊叹方才无争那一棍破六招的余味。他们地处北方,骑射风浓重,对中原文化所知不详。这“五郎八卦棍”乃取自文王六十四卦推演而成,其包含奥妙精微,涉及世间万物相生变化,晦涩难懂,有人穷尽一生也窥之不全,更别提这些塞外民族。

无争虽武学天分极高,但受限于术数易理,钻研多年,也只不过明六七分之理,但无碍他所创的棍法能成为武林绝学。

一番激斗后,凌楚瑜看得是赏心悦目,只见众僧手中降龙木棒呼呼作响,劲力排空而上,气势磅礴,却又不失细微独到,先击四正,后击四隅,正奇八方,步步紧逼。而辽国武士则渐感吃力,双腿渐渐沉重起来,变阵也略有拖沓。

他们的阵法脱胎于罗汉阵,虽转守为攻,但其诸多精妙却保留下来。智聪和尚传授时,似乎有意隐瞒,将此阵法的法门隐瞒起来。这些武士虽学得有模有样,旁人也瞧不出破绽,可一旦此阵遇到实力相当的对手,久斗定会露出破绽来。

起初凌楚瑜也瞧不出,可随着无争等人以“五郎八卦棍”扭转局面,他才渐渐看出其中奥秘。他看向高台露出阴晴不定的耶律休哥,大声道:“耶律大人,你说这阵法乃智聪和尚传授,那本应是旗鼓相当,为何现在会不敌。”

耶律休哥脸色极为难看,后牙紧咬,他虽是统兵无双的大将,对这些江湖武功所知甚少,以他军事眼光来看,这个阵法确实算得上毫无破绽。韩昌也算得上是武学高手,他也看不破其中关键。

凌楚瑜笑道:“耶律大人熟读兵书,对中原文化也所知甚深,可知华而不实。”他故意出言讥讽,果不其然,耶律休哥勃然大怒,反讽道:“你说这阵法华而不实,岂不是说石泓也如是一般,空谈一场,无真才实学。”

凌楚瑜不知此阵是如何流传到辽国,但可以肯定,绝非智聪真心传授。要知道这罗汉阵阵型严谨绵密,阵中人若不经历千锤百炼,绝不能办到。清凉寺僧人若要学武,需每日挑水担材,强健体魄。等有了三年根基,方能进入罗汉堂。可入罗汉堂并不意味能学习拳脚棍棒,还得每日不厌其烦地重复马步冲拳,一来是求马步平稳,二来磨练心智和毅力。那罗汉堂下一块块凹陷的青砖就是证明。马步冲拳三年后,方能学习拳脚兵器等武功,再从中挑选出佼佼者,组成罗汉阵,才是防守严密的天下第一大阵关键所在。

而辽国学去的罗汉阵,只得其形,根基不稳,若遇二流高手,便能轻而易举取胜,在辽国也能横行无忌。但遇高手,久战人心必散,便失了此阵大气沉稳之风。

无争清啸一声,挥棍击向“无妄”位,便是对手破绽。这一棍虽平常,却是击中要害,站在此位的辽国武士断不能躲闪,倘若位置一丢,此阵必破。那辽国武士仓皇回刀,擦过棍身,朝无争手腕砍去。这一刀虽仓促,却也得刀法精要,贴着棍身下沿而走。无争回棍抵挡,侧手提拦,送出一招“金龙转尾”,转守为攻,砰地一声闷响,那辽国武士惨叫一声,左边肋骨已断了两根,摔了出去。

此人已败,阵型溃散,众武士乱作一团,登时分散开来,首尾不能相连,左右不能兼顾,变成单打独斗。这些武僧都是罗汉堂高手,即便是单挑,也稳占上风。

耶律休哥见势已去,难以回天,心想若此番兴兵无功而返,在辽国朝廷上定会遭奚落。随着他近年来地位不断攀升,对于年轻的辽帝耶律隆绪来说,可谓功高震主。若不是萧太后居中协调,左右逢源,只怕朝廷内斗不断。

眼下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都希望他大败而归,趁机削弱他的兵权,而这是他绝不能容忍之事,便下令调来精锐,一举歼灭杨景等人,再用他威胁雁门关,开城投降。

他将令刚发,忽闻周围勇士纷纷拿出武器,气势凌人的样子。原来是凌楚瑜已跃上高台,正朝他逼来。

耶律休哥看着凌楚瑜手中握紧的长枪,枪头寒光慑人,这让他想起曾经往事,道:“西峰寺之耻,今日我便要讨回来。”

当年他被凌楚瑜和秦铭联手所擒,视为一生之耻。韩昌也越众而出,挡在休哥身前,道:“王爷,此贼我来挡之,您快退回中军,指挥三军踏平雁门关。”

凌楚瑜一阵冷笑,道:“有我在,你们休想踏入雁门关一步。”当年杨继业对他寄予厚望,曾言有他在,可使辽国二十年不敢南下。可上官飞为报私仇,拒不发兵,害得他险先丧命。后来凌楚瑜侥幸活命,成为苍云教主。却又受赵光义猜忌,幸得八王赵德芳以王命金锏相救。可惜天不佑人,赵德芳英年早逝,临死前还不忘嘱托他抗击辽军大事。

凌楚瑜为报大恩,决心抗辽。若能在此杀了耶律休哥,辽国十年内没有能力发动大战。他恶狠狠盯着护卫拥护中的辽国名将,人影一晃,转眼间已杀将过来。

韩昌见他来势汹汹,心下骇然,但还是鼓起勇气,亮出托天叉,迎了上去。这些年韩昌东征西讨,武功却没有一丝松懈。他是当朝驸马,辽帝的小舅子,所学皆是皇室武功,丝毫不输中原江湖门派,而且他的内功与凌楚瑜所学“吸功大法”乃同出一脉,不可小觑。

两人一经交手,韩昌那诡异的“螺旋劲”无孔不入,而且极难化解,周身百穴如被针扎,极为难受。凌楚瑜当即运功抵抗,将对手真力逼出体外。可没曾想韩昌那螺旋劲力忽然逆行,反将凌楚瑜内力吸了过来。

凌楚瑜不禁讶异,这螺旋劲逆转,生出吸力,霸道地将自己内力抽出,分明就是“吸功大法”的路数,连忙施展“玄清游炁”,将内力运行至隐脉,藏匿起来。余光一瞥,只见耶律休哥在武士和诸将的护卫下,奔下高台。

此时杨景等人与辽兵缠斗,暂时难以脱身,若让耶律休哥逃走,指挥大军掩杀,他们便死无葬身之地。凌楚瑜不想在此与韩昌拼内力,拖延时间,右足朝对手左肋踢去。韩昌光是与他拼内力已是竭尽全力,哪里还能分神,只得急忙后掠。

他这撤掌,凌楚瑜飞步向前,冲向耶律休哥。武士们见他凶猛如虎,不敢大意,两名武士迎面冲了过去,挥刀朝他头砍去。凌楚瑜侧首让过,左掌轻轻一拍,将左边那武士击飞向右,撞上另一个武士。两人撞在一起,齐声惨叫。凌楚瑜不想伤他们性命,直奔耶律休哥。

韩昌奔足来追,托天叉带着呼呼声,直锁凌楚瑜后脑。刚才交手,他心知自己内力不济,但可凭借螺旋劲,或许能将他拖延片刻。岂料凌楚瑜头也不回,身形骤停,这一突变让韩昌慌神,手中托天叉更是如同一条恶龙扑来。可凌楚瑜身法更快,梨花枪不知何时已掉了头,朝托天叉猛磕,啪地一声,韩昌右手被一股巧力引开,他心下大骇,凌楚瑜已回过身来,枪头磕飞托天叉后便扎进对手右肩。

韩昌吃疼,急忙向后跃开,右肩流出鲜血,染红铠甲。

“好一个回马枪!”无争在台下见凌楚瑜以一招出其不意的回马枪伤了韩昌,不禁高呼喝彩。这一枪正好扎在胸甲和护膊甲连接的活动处,这里只有包有一块皮革,便于活动。能在一瞬间精准定位,天下间能做到的此事之人,寥寥可数。

韩昌脸失血色,眼瞧追之不及,便以左手将托天叉掷出,却击中空气,高台早就空空无人。他急忙奔到楼梯口,向下一瞧,只见凌楚瑜沿着楼梯冲杀下去,武士们纷纷以身相挡,拦住去路,可都被他一一挑飞落下高台,惨叫声不绝于耳,顷刻间便有十余名武士摔落下去,非死即重伤。

最新小说: 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西游前传:蛟魔王小传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