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153章 颠倒阴阳乱参商(中)

第153章 颠倒阴阳乱参商(中)(1 / 2)

崔颜化身阴律司判官,笔触锋利,判人生死,只需一勾一点,便难活命。如今却挥洒如雨点,凌厉却不致命,显然是留了生手。

绕是他手下留情,面对此招,凌楚瑜脸色仍是阴晴不定,钩镰枪迎面而上,抖枪绕圈,如蛟龙吞吐云雨,防得密不透风。二人攻势如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簌簌有声。崔颜脸上浮现一丝笑意,低喝一声“呔”,手中判官笔破空而来,忽然由下往上格去。凌楚瑜目光如炬,手腕微向左翻,枪头上方的镰钩转到左侧,如蛟龙两颗獠牙,以细微入至的手法反击而去。崔颜奇了一声,没曾想凌楚瑜对钩镰枪构造的妙用如此娴熟,判官笔被卡在枪头和镰之间,难以动弹。凌楚瑜心里暗喜,拧枪旋转,欲将他手中的判官笔卸下。可攥紧的枪杆却纹丝不动,只听崔颜淡定说道:“好招!”他此刻是五指紧握判官笔,右手忽变,三指垂直捏住笔杆,二指弯曲内收,乃执笔的姿势,一撇一捺,如搅动天地,大开大合,凌楚瑜冷不防,被其挣脱出来。

“老白,你说崔不笑和你师兄玄机道人若以笔对攻,谁能赢?”一旁掠战的阎罗王忽问,余秋白凝视片刻,摇头道:“我师兄以丹青绘画刻入招式,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意境深远;而崔不笑的判官笔以佛相入招,笔触刚毅,大开大阖,气势磅礴,两人各有千秋,我也猜不出到底谁能更胜一筹。”阎罗王笑道:“一个是山水诗人,淡泊宁静,一个是地狱判官,铁面无私,当真有趣。”然后转而对他说道:“令师武功当真武林一奇,正应对‘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老话。”一提及师父,余秋白冷哼道:“师父常说我更像练武后的他,可我偏偏学不成他最厉害的武功,这岂不是前后矛盾?”阎罗王沉吟道:“令师虽半路学武,但他对儒道两家之长造诣颇深,他武功由此而出,自然得靠着这学术的深厚底蕴。老白你虽天资性子像他,却没有令师在学道上沉淀,自然难胜于玄机道人。”余秋白没有回答,却听在心里,阎罗王瞧他双目飘忽,显然是内心想事,哈哈笑道:“女人要少碰。”余秋白闪过一丝尴尬,回过神来,狠狠瞪着这个魔头和尚,幽幽道:“五十步笑百步。”言下之意,你这个和尚也不是不守清规,杀人吃肉,哪里是烧香拜佛的和尚。

二人说话之间,崔颜接连打出“十八罗汉相”,一笔一掌,简洁干脆,威力惊人。这“十八罗汉相”是模仿十八罗汉神态而来,是佛家相法武功。崔颜入苍云教后,将这十八罗汉神态融入掌和笔中,独树一帜。只见他马步稳扎,巍然不动,正是那“坐鹿罗汉相”,凌楚瑜横枪拍来,却被他左手轻轻挡下,旋即双手扬起,似欢呼雀跃,右手判官笔不偏不倚朝凌楚瑜心口攻来。凌楚瑜不禁失色,虽说“一寸长一寸强”,可崔颜每每出招,都能攻进自己身来,却不知是何原因。

凌楚瑜急掠后退,长枪左右扫点,以防对手乘势而上。崔颜忽将双手负于身后,脚下生风,好似乘风破浪而来,他身形矫健,闪躲巧妙,颇有当年达摩“一苇渡江”神韵,这正是“过江罗汉相”。

“哈哈!”阎罗王大笑道:“崔不笑还说我们,自己不也是手下留情了吗?以他如今武功,使用这‘十八罗汉相’哪里需要借相生力。”一旁的王如萱也瞧的心急,凌楚瑜极为被动,那一招“败势拖枪”频频使出,却找不到反击机会,急忙道:“闻人姐姐,这人用的是什么功夫,我从未见过。”闻人清低沉道:“我也不曾见过,看他样子,应该是一种形意之类的武功。”

“这是佛家十八罗汉相神功。”欧阳云忽张口道:“这是模仿十八罗汉的神态悟出的神功。”王如萱忽然道:“对呀,难怪我方才瞧着他变化的神态有些眼熟,原来是十八罗汉相。”火凤凰淡淡道:“你又知道?”王如萱没有察觉她语气中的不悦,解释道:“我从小体弱多病,爹爹也求过佛祖,我也因此看过一些佛家典籍。”火凤凰瞧她天真烂漫,丝毫没察觉自己的敌意,如此相比之下,自己反倒小气了,冷哼一声,隐隐不快。

欧阳云担忧凌楚瑜安危,眼下自己这方人多势众,若当真危急,只得以人多取胜,道:“这十八罗汉相是借相生劲的武功,练到极致,可化去相法,凭意生劲。这崔颜此时借相生劲,显然是有意让着楚瑜。”话虽如此,可王如萱暗暗心惊,这借相生劲都如此厉害,若他真的意动劲生,那是得多么恐怖。

凌楚瑜那一招“败势拖枪”连使三次,仍旧没找到反击机会,心想着崔颜这还是有意相让,若使出全力,自己怕十招都过不了。他只知崔颜有意留手,却不知崔颜心计之深。崔颜乃苍云教执法人,铁面无私、赏罚分明,而对那些负隅顽抗的人,自有手段。他会一点点地消磨对手意志,直到他吐出真相为止。而如今对敌,亦是如此,把凌楚瑜逼至绝境而不胜,一点点消磨他的斗志,让他自己奔溃,不战而胜。

“崔不笑这是怎么?”余秋白也瞧出异样,有些讥讽之意道:“竟然用如此手段对付一个晚辈。”阎罗王似乎看出什么,哈哈大笑道:“依我看,崔不笑在试探他呢!”

崔颜的逼问大法,百试百灵,他瞧凌楚瑜颇为侠义,为人坦荡,故而想试探试探,或许仇东时真如他所言。想到这里,他又不禁摇头失笑,自己号称铁面无私,凡事将就真凭实据,看事不看人,可如今却对眼前这个少年生出信任,凭意念揣摩他人心思,如此不严谨,多年未成有过。

凌楚瑜一败再败,猛然驻足,翻身往左边一跳,越过枪杆,旋即右挑左压,枪头猛地抬起,一招“龙抬头”将崔颜紧追不舍的判官笔击上一尺。这招“飞龙跃涧”极为巧妙,将对手判官笔挑开后,可横枪一招“苍龙卧岗”,扫向对手小腹。崔颜忽露笑口,侧身低腰,当钩镰枪掠过头顶时,左手反搂,将枪抗在肩上,旋即转身负起,如肩负重物,右手判官笔如蛇般刺去,这一招正是“布袋罗汉相”。

据说这布袋罗汉常年背负一个布袋,是一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避免毒蛇咬伤行人。他捉蛇后将其毒牙拔去再放生深山,这布袋便是装蛇袋子。崔颜方才那招,就是模仿“布袋罗汉”背负布袋时候的姿态,千钧之力,一肩负之,而右手判官笔反击一招,亦是将蛇放生的而去的招式。

凌楚瑜钩镰枪被他锁紧在肩上,难以动弹,心急之下左手五指紧聚如鹰嘴,从左侧点向对手手腕,好似飞鹰捕蛇,拿它七寸。崔颜由笑变威,忽然从枪杆下滑走,欺身进步,急变一招“托塔罗汉”,左手往上轻托,打向他下颚。凌楚瑜面对如此招式十分难受,长兵器被对手近身,反而束手束脚起来,旋即向右猛身纵出,腾空之下钩镰枪向后急扫,一招“苍龙摆尾”。这一招威力甚小,只为了延误敌机,落地后双手举枪,旋足扭身,回身送出一记“回马枪”,逼退崔颜,这才歇得一口气来。

崔颜虽铁着脸,却能看出他的从容淡定,接连使出数相,又紧逼而来。这罗汉虽有十八相,可他越战越酣,这罗汉相更迭也越发从容迅速,威力也渐渐增强起来。当凌楚瑜以一招“画龙点睛”刺来,枪点如雨,虚实结合,而崔颜使出“静坐罗汉相”,宛如一座大山,这静坐罗汉本是大力士,他修成正果后,静坐显相,力大无穷。而此相未消,他忽然气宇轩昂,目及四方,竟是一个“骑象罗汉”,二者相迭,力道陡然猛增,目视虚实,判官笔只需轻轻一点,准时无比地击中枪头,内力透来,以劲力震退凌楚瑜。

旁人瞧了无不震惊,心里暗忖这崔颜武功之高,不知甩出众人多少里,莫山庭心想,就是大哥东方魄前来,只怕也是堪堪能胜。

孙可鑫瞧了他如此神通,心下佩服,但曾想起侍剑八将和寻剑七义曾困得住天下四大宗师之一的魏谞一时,不禁开口问道:“你们若联手,能胜他吗?”他心里盘算,若凌楚瑜战败,欧阳云十有八九会奋起反抗,到时候恶战一起,不知胜负。

最新小说: 弃巢 我的魅力只对坏女人有效 郑子富的故事 仙灵妖神记 西游记之从洪荒开始 别让玉鼎再收徒了 久仰大侠 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西游前传:蛟魔王小传 术以载道